次韻潘黃門出關宿坡壘之作

水承山管了公程,駐節關西憩晚晴。 已信衆星能拱極,謾勞儀衛盛陳兵。 春風到處人爭睹,雨露來時草亦榮。 欲寄歸心隨出日,中天下直是神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創作。
  • 潘黃門:指潘岳,西晉文學家,曾任黃門侍郎。
  • 坡壘: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公程:公務行程。
  • 駐節:停留,駐紮。
  • 憩晚晴:在傍晚晴朗時休息。
  • 拱極:環繞北極星,比喻衆星環繞。
  • 謾勞:徒勞,白費。
  • 儀衛:儀仗和衛士。
  • 盛陳兵:大規模地陳列軍隊。
  • 出日:日出之時。
  • 中天下直:指京城位於國家的中心,直接統治天下。
  • 神京:指京城,這裏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翻譯

水流承載着山的管理,完成了公務行程, 在關西停留,享受傍晚的晴朗。 已經相信衆星能夠環繞北極, 不必徒勞地盛大陳列儀仗和軍隊。 春風所到之處,人們爭相觀賞, 雨露降臨之時,草木也欣欣向榮。 想要寄託歸心,隨着日出而起, 京城位於天下之中,直接統治着這片神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公務行程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公務的盡責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水承山管了公程」展現了公務的繁忙與責任,而「駐節關西憩晚晴」則體現了在忙碌之餘對寧靜時光的珍惜。後文通過對星辰、春風、雨露的描繪,隱喻了國家的繁榮與和諧。結尾的「中天下直是神京」則彰顯了對京城的嚮往和對國家中心的尊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公務人員的責任心,也表達了對自然和國家的深情。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