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貞則:指堅守貞節和道德準則。
- 褒榮:褒獎和榮耀。
- 帝制:帝王的制度或命令。
- 閫儀:指家庭中的規矩和禮儀。
- 垂翼子:比喻教育子孫。
- 婦道:指婦女應遵守的道德規範。
- 羣倫:衆人之中。
- 鳳去孤鸞老:比喻丈夫去世後,妻子孤獨終老。
- 奩(lián):古代婦女存放梳妝用品的匣子。
- 破鏡塵:比喻夫妻分離,如同破碎的鏡子蒙上塵埃。
- 端溪:地名,這裏可能指清澈的溪水。
- 緇磷:指黑色和磷光,比喻污點和瑕疵。
翻譯
貞節和道德準則由誰來命名?皇帝的新制賦予了它榮耀。 家庭中的規矩和禮儀教育着子孫,婦女的道德超越了衆人。 鳳凰離去,孤獨的鸞鳥老去,妝匣空空,破鏡上積滿了塵埃。 端溪的水清澈如德,歷經千古仍無污點。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林氏家族中婦女的貞節和道德,通過皇帝的褒獎和榮耀來強調其重要性。詩中運用了鳳凰、鸞鳥、破鏡等象徵性意象,描繪了婦女在丈夫去世後的孤獨和堅守。結尾以端溪的清澈比喻德行的純淨,表達了對於這種美德的永恆讚美。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聞雁二絕 》 —— [ 明 ] 湛若水
- 《 王地官雲吾名健字於行請贊小詩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日同諸賢登高甘泉山 》 —— [ 明 ] 湛若水
- 《 宿大廟峽營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貳尹楊亦泉送行戀戀因念其旦旦勤事乎鳳凰士民稱之寓燕石作詩勞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前韻送司馬莪峯先生考績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 —— [ 明 ] 湛若水
- 《 重遊牛首山宵行呈同遊冼司空羅江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方西樵宗伯鳳鳴朝陽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