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蒙王大史宜學年兄走筆見慰且雲切勿效時人嘆老嗟卑也偶呈二章
別苦庭椿是暮年,帶經誰課穎陽田。
輕裘肥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憐。
極浦風雲生遠思,舊山松鶴識初緣。
玉人故作傷春問,桃李何言付逝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下第:科擧考試未中。
- 矇:受到。
- 走筆:急速地寫信。
- 見慰:給予安慰。
- 嗟卑:歎息自己的卑微。
- 偶呈:偶然呈現,這裡指偶然寫下。
- 庭椿:庭院中的椿樹,比喻家中的長輩。
- 暮年:晚年。
- 帶經:帶著經書,指讀書。
- 穎陽田:穎水之陽的田地,指隱居讀書的地方。
- 輕裘肥馬:指富貴生活。
- 元非望:原本就不期望。
- 白首青衫:指年老而官職低微。
- 極浦:遙遠的水邊。
- 舊山:故鄕的山。
- 松鶴:松樹和鶴,常用來象征長壽和隱逸。
- 初緣:最初的緣分。
- 玉人:指美人。
- 傷春:因春天而感傷。
- 桃李:比喻青春年華。
- 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流逝的時光。
繙譯
在科擧考試中未能成功,受到王大史宜學年兄的來信安慰,他告訴我不要像時人那樣歎息年老和自卑。我偶然寫下這兩章詩。
離別之苦,家中的長輩已近晚年,我帶著經書在穎水之陽的田地中苦讀。我原本就不期望過那種富貴的生活,即使年老官職低微,我也不會自憐。
遙遠的江邊風雲激起我的遠思,故鄕的山中松樹和鶴認識我最初的緣分。美人故意問我關於傷春的事,而桃李的青春年華卻像流逝的河水一樣無聲無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科擧失敗的感慨和對人生境遇的淡然態度。詩中,“輕裘肥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憐”展現了詩人不慕榮華、不自怨自艾的高潔品格。通過對“庭椿”、“穎陽田”、“舊山松鶴”等意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家鄕和隱逸生活的懷唸。結尾的“桃李何言付逝川”則寄寓了對青春易逝的哀愁,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