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大學士:明代官職,相當於宰相。
- 方樵翁:人名,即方獻夫,字叔茂,號西樵,明代學者。
- 用濂溪韻:使用周敦頤(號濂溪)的詩韻。
- 金牛洞: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風景名勝。
- 湛若水:人名,明代文學家、思想家。
- 元初:最初,原始。
翻譯
我樂於爲這壯麗的山川增添一位好人的足跡, 身處於萬重雲水之間,感受着自由的氣息。 世間的一切夢境都已知曉其虛幻, 唯有最初的那一念,纔是最真摯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以及對人生真諦的深刻領悟。詩中,「喜爲名山添好人」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名山大川的嚮往,也表達了他願意成爲這美景中的一部分,與之融爲一體。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世間的虛幻與內心的真實,強調了保持初心、堅守本真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境界。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泰州博何道充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姚澤山侍御江門鈞臺之作因以贈別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都憲胡先生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臨歸與吳介夫話舊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李壁山主客考績便歸穗城長句 》 —— [ 明 ] 湛若水
- 《 北峨驛道中口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奉次郊壇嘉會聯句六韻酬汪中丞夏黃門見示之作兼呈同會諸公 》 —— [ 明 ] 湛若水
- 《 病起次韻林見素司寇頌主上秉燭視朝經筵之作兼呈諸老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