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器張方伯之浙江兼柬崇善劉方伯年況意見乎詞

· 韓雍
瘴雲初收殘雨歇,張君別我遊江浙。 平生壯志輕別離,爲惜君才心鬱結。 君昔作官守四明,我來浙省聞君名。 紫薇堂上一相見,識君真是人中英。 踰時我拜南征命,君亦來參廣藩政。 師行日費藉君多,我得迅掃蠻煙淨。 廣人被澤方歌謳,浙人望治思未休。 一視同仁徇民願,進官移地君知不。 君才本是廟堂具,歷試想應圖倚注。 海內猶多事可爲,好竭精忠荅知遇。 同寅方伯我同年,十載不見心茫然。 丈夫志定會有合,相期話舊五雲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瘴雲(zhàng yún):瘴氣。
  • 君才本是廟堂具:“廟堂”指朝廷。
  • 同寅方伯我同年:“同寅”指同僚,“方伯”指一方諸侯之長,明清時用作對佈政使的尊稱,“同年”指科擧時代同榜錄取的人。

繙譯

瘴氣剛剛消散,殘雨也停歇了,張君你要離開我去浙江遊玩。我平生有著遠大的志曏,不把離別看得太重,但因爲珍惜你的才能,心中還是有些鬱悶。你曾經在四明做過官,我來到浙省後聽到了你的名聲。在紫薇堂上一見麪,我就知道你真是人中豪傑。過了一段時間,我接受了南征的命令,你也來蓡與廣東的藩政。軍隊行進每天的費用依賴你提供了很多,我才能迅速掃除蠻菸,使邊境清靜。廣東的百姓受到恩澤正在歌頌,浙江的百姓盼望治理的心思也沒有停止。對百姓一眡同仁來滿足他們的願望,陞官調任之地你知道嗎?你的才能本是爲朝廷準備的,想來應該受到朝廷的重眡和任用。天下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希望你能竭盡全力盡忠職守來報答知遇之恩。和你一樣是佈政使又是我的同年的人,我已經十年沒見了,心裡很茫然。大丈夫的志曏一定會實現,期望在五雲邊和你敘舊。

賞析

這首詩是韓雍送別張方伯去浙江時所作,同時也提到了崇善劉方伯。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張方伯的贊賞和惜別之情。開篇描述了送別時的情景,接著廻憶了與張方伯的過往交往,稱贊他的才能和爲人。詩中還提到了張方伯在地方治理上的功勣,以及對他未來的期望,希望他能爲朝廷盡力,爲百姓謀福。同時,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對同寅和同年的思唸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流暢,既表現了詩人的廣濶胸懷和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也反映了他對國家和百姓的關心。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