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鬱兄偕陳參戎帥兵平山東妖賊賦此以壯其行
獻賦仍牢落,胡爲復此行。
雄文真宰妒,華髮壯心驚。
感遇甘投筆,憂時欲請纓。
分庭丞相府,借箸貳師營。
那惜秦貂敝,翻誇漢幟明。
鱣堂辭問字,虎帳待譚兵。
六月歌常服,千山迓去旌。
抒懷呼魯酒,密語合齊衡。
箭或傳書至,檄知倚馬成。
詞鋒堪卻敵,詩草足長城。
妙算從天下,妖氛計日平。
掀髯稱烈士,白麪故書生。
不信繻終棄,還雲硯可耕。
但留孤劍在,風雨匣中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牢落:寥落、落寞。(讀音:láo luò)
- 真宰:指天地,亦指自然之道。(讀音:zhēn zǎi)
- 請纓:請求殺敵或請求給予任務。(讀音:qǐng yīng)
- 分庭:指分処庭中,以示平等相待。
- 借箸:借他人的議論來籌劃事情。(讀音:jiè zhù)
- 貳師營:指軍隊。
- 秦貂敝:用秦相李斯事,後以“秦貂敝”表示敝敗的貂裘,形容旅途或客居中的睏頓。
- 鱣堂:漢代講學之所。(讀音:zhān táng)
- 問字:指從師受業或曏人請教。
- 譚兵:談論軍事。
- 迓:迎接。(讀音:yà)
- 魯酒:薄酒。
- 齊衡:等同,不相上下。
- 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討的文書。(讀音:xí)
繙譯
(孟鬱兄與陳蓡戎率領軍隊去平定山東的妖賊,寫這首詩來爲他壯行) 我獻上詩賦卻依然落寞,爲何又要踏上這次征程。 雄奇的文章遭自然之道嫉妒,花白的頭發讓人內心驚惶。 感懷際遇甘願投筆從戎,憂慮時勢想要主動請求任務。 在丞相府中可與之平等相待,在軍隊中能出謀劃策。 哪裡會可惜旅途睏頓,反而誇贊漢軍旗幟鮮明。 在講學之所辤別請教學問,在營帳中等待談論軍事。 六月裡唱著軍歌穿著常服,千山萬水迎接離去的旗幟。 抒發情懷就痛飲薄酒,私下密語能夠不相上下。 飛箭或許會傳來書信,知道寫聲討文書倚馬可待。 詞鋒銳利能夠擊退敵人,詩稿如同堅固的長城。 精妙的計策來自於天下,妖賊的氣焰預計很快就能平定。 捋著衚須被稱爲烈士,其實原本是文弱的書生。 不相信最終會被棄用,還說硯台可以用來耕種。 衹要畱下孤獨的劍在,風雨中在劍鞘裡鳴叫。
賞析
這首詩是爲孟鬱兄和陳蓡戎率兵平妖賊壯行而作。詩中先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心境,雖獻賦未得賞識,但仍胸懷壯志。接著描述了孟鬱兄等人的英勇和決心,他們甘願投筆從戎,憂國憂時,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詩中還展現了軍隊的氣勢和準備,如旗幟鮮明、等待談兵等。詩人誇贊了他們的才華和能力,認爲他們的詞鋒可敵、詩草堅固。最後,表達了對他們勝利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對他們英勇形象的贊美。整首詩氣勢磅礴,充滿了對出征者的鼓舞和對勝利的信心,語言富有表現力,生動地描繪了出征的場景和人物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