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聖駕耕籍侍宴恭紀

乘春開帝籍,載耜重民天。 翠幰籠初日,金輿駕瑞煙。 農祥初覛土,平秩事祈年。 肅鑣臨禹甸,秉瓚薦皇虔。 一垡迎陽氣,三推遍甫田。 公卿班邇陌,襏襫竟遐阡。 民物情鹹若,艱難意宛然。 躬耕儀后稷,籍畝鑑周宣。 地肅青壇靜,林芳縹軛懸。 省功供御事,饗醴列芳筵。 獸舞參幹羽,禽聲和管絃。 天顏覘悅豫,春色倍便妍。 勿論橫汾樂,應賡在鎬篇。 還將補助意,陳說袞旒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扈從(hù cóng):隨從帝王的車駕。
  • 耕籍:亦稱「籍田」。古代帝王於春耕前親耕農田,以奉祀宗廟,且寓勸農之意。
  • 耜(sì):古代農具,形狀像鍬。
  • 翠幰(xiǎn):翠色的車帷。
  • 金輿(yú):帝王乘坐的車轎。
  • 農祥:星宿名,即房宿。古代認爲此星出現在東方時,爲農事之兆。
  • 覛(mì)土:視察土質。
  • 平秩:辨章土宜,劃分疆域。
  • 祈年:祈禱豐年。
  • 鑣(biāo):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這裏指馬。
  • 禹甸(diàn):本謂禹所墾闢之地,後因稱中國之地爲禹甸。
  • 秉瓚(zàn):指秉持玉器。瓚,古代祭祀用的一種像勺子的玉器。
  • 垡(fá):耕地翻起的土塊。
  • 甫田:大田。
  • 邇(ěr)陌:近處的田間小路。
  • 襏襫(bó shì):古時指農夫穿的蓑衣之類。
  • 青壇:古時皇帝南郊祭天用的土臺。
  • 縹軛(piǎo è):青色的馬軛。

翻譯

在春天開啓帝王親耕之禮,扛起耒耜重視百姓的農事。 翠綠的車帷籠罩着初升的太陽,皇帝的車駕升騰着祥瑞的雲煙。 農祥星出現時開始視察土質,合理劃分疆域以祈求豐年。 整肅的馬隊來到中國大地,秉持玉器獻上皇帝的虔誠。 一塊田土迎接陽氣,三次推犁遍及廣大的田地。 公卿們在近處的田間小路旁列班,農夫們在遠處的田埂上忙碌。 民衆萬物的情況都順遂,艱難的心意也清晰可見。 親身耕作效仿后稷,以畝爲單位借鑑周宣王的做法。 大地肅穆,青壇寧靜,樹林芬芳,青色的馬軛懸掛着。 減省勞力以供奉御用之事,陳設醴酒,排列芳香的筵席。 人們舞蹈着,幹羽相參,禽鳥的叫聲與管絃之聲相和。 皇帝的面容流露出喜悅之情,春色也因此更加明媚動人。 不要說像漢武帝在汾水作《秋風辭》那樣的快樂,應該唱和像周成王在鎬京作的詩篇。 還要將補助的心意,在皇帝面前陳述說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親耕籍田的盛大場景,體現了對農業的重視和對百姓的關懷。詩中通過對各種場景和儀式的描寫,如翠幰、金輿、農祥、平秩、祈年等,展現了皇家的威嚴和莊重。同時,也描寫了公卿、農夫們的參與,以及民衆萬物的情況,表現了社會的和諧與繁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既展示了皇家的氣派,又體現了對農業生產的關注和對百姓生活的關心,傳達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