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孟鬱楊亦琳李長度北上三首

城闕屹九重,浮雲西北馳。 僕伕嚴夙駕,遊子去何之。 謁帝叩天閶,道路逶以迤。 晤言不終夕,分手悵別離。 中懷疇能喻,咄嗟知告誰。 三刖終當獻,良工應獨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城闕(chéng què):指京城的宮闕。
  • (yì):高聳的樣子。
  • 九重:這裏指宮禁,朝廷。
  • 夙駕:早起駕車出行。
  • 天閶(tiān chāng):天庭的門,借指天庭,亦指皇宮的大門。
  • 逶以迤(wēi yǐ yí):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
  • (chóu):誰。
  • 咄嗟(duō jiē):嘆息。
  • 三刖(sān yuè):指卞和三次獻玉璞而被刖足的故事,此處借指懷才不遇但仍堅持不懈。刖(yuè),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

翻譯

京城的宮闕高聳入九重雲霄,浮雲向西北方疾馳而去。 僕人早早備好車馬,遊子將要前往何方。 去拜見皇帝,叩響皇宮的大門,道路曲折漫長。 交談不到一晚上,便要分別,心中滿是惆悵與離愁。 心中的情懷誰能理解,嘆息之聲又能告知誰呢。 像卞和那樣即使多次遭受挫折,最終也應獻上自己的才能,優秀的工匠應該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北上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和離別的不捨,同時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詩的開頭通過描繪京城的雄偉和浮雲的飄動,營造出一種壯闊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接下來描述了友人早起出發前往京城求見皇帝,道路曲折艱難,暗示了前途的未卜。詩中「晤言不終夕,分手悵別離」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短暫相聚後又要分別的惆悵之情。「中懷疇能喻,咄嗟知告誰」則深刻地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苦悶。最後,詩人以卞和獻玉的故事自比,表達了自己雖然歷經挫折,但仍懷抱希望,相信自己的才能終會被認可的堅定信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蘇景熙

蘇景熙,字汝載,號聞道人。順德人。明神宗萬曆間諸生,援例入太學。工詩,與韓上桂輩交遊。有《桐柏山房集》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五有傳。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