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遊山人初春在吳門見懷三首

異地羈愁已漸分,春來花鳥自堪羣。 朋遊祗恨同聲遠,消息徒勞隔歲聞。 王月漫賡椒裏頌,客星仍傍海東雲。 山川吳越俱形勝,芳草王孫卻爲君。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羈愁:(jī chóu)客居他鄕的愁苦。
  • :(zhī)衹。
  • :(gēng)續。
  • 椒裡頌:指頌春之詞。
  • 客星:忽隱忽現的星,古代認爲客星的出現與重大事件有關,這裡指詩人自己如同客星般漂泊不定。
  • 海東雲:此処海東爲泛指,海東雲指遠方的雲,寓意著遙遠的地方。

繙譯

在異地的客居愁緒已漸漸分散,春天到來,花鳥自然可以成群。朋友們一同遊玩,衹遺憾大家不能相聚,衹能發出同樣的歎息,消息也衹能隔年才能聽到。正值正月,我隨意地續寫著頌春之詞,我這漂泊之人仍如客星般傍著遠方的雲。山川在吳地和越地都很壯美,那些萋萋芳草、貴族子弟,卻都是因爲思唸你。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初春時節身処異地,對朋友的思唸以及對山川美景的感觸。詩的開頭通過“異地羈愁已漸分,春來花鳥自堪群”,描繪了詩人在異鄕的愁苦情緒隨著春天的到來有所緩解,同時也展現了春天的生機。“朋遊祗恨同聲遠,消息徒勞隔嵗聞”則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唸和無奈,因爲距離遙遠,消息不暢。“王月漫賡椒裡頌,客星仍傍海東雲”中,“王月”指正月,詩人在正月裡隨意續寫頌春之詞,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的漂泊不定。最後“山川吳越俱形勝,芳草王孫卻爲君”,詩人贊美了吳地和越地的山川美景,竝用“芳草王孫”的典故,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