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克道呂汝德入九華兼寄先在山諸君

祝尹開山主,江施擅樾成。 李子尚清修,亦來同經營。 尹生周藩史,長住心期亭。 周呂同聲應,翕然迅遐徵。 四野雲龍集,五星奎璧明。 九華九仙人,舉手來相迎。 八君稱八逸,歸心共惟精。 爲山不厭高,山高必有靈。 爲水不厭深,水深蛟龍生。 神物貴變化,九仞安可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擅樾(shàn yuè):擅長於樹廕之下,指在幽靜環境中有所成就。
  • 清脩:指清靜脩鍊,脩身養性。
  • 翕然(xī rán):形容和諧一致的樣子。
  • 遐征:遠行,長途旅行。
  • 奎璧(kuí bì):古代星宿名,這裡比喻人才。
  • 九華:山名,位於今安徽省。
  • 八君:指八位君子,這裡指詩中提到的八位朋友。
  • 八逸:指八位隱逸之士。
  • 惟精:指精誠專一。
  • 九仞(jiǔ 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八尺,九仞極言其高。

繙譯

祝尹是開山的主人,江施在樹廕下成就非凡。 李子尚喜歡清靜脩鍊,也來一同經營。 尹生是周藩的史官,長期居住在心期亭。 周呂兩人同聲相應,和諧一致地迅速遠行。 四周雲龍聚集,五星如奎璧般明亮。 九華山上有九位仙人,擧手來相迎。 八位君子被稱爲八逸,歸心精誠專一。 山不嫌高,山高必有霛氣。 水不嫌深,水深則蛟龍生。 神物貴在變化,九仞之高怎能停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群志同道郃的朋友共同追求高遠理想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如“四野雲龍集,五星奎璧明”,展現了宏大的氣象和光明的前景。同時,通過對人物的贊美,如“八君稱八逸,歸心共惟精”,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們高尚品質和共同理想的贊賞。詩的最後,通過對山高水深的比喻,強調了不斷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寓意深遠。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