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少司徒王輿浦之京

負痾頹檐下,嗒然若無懷。 清飆東南來,吹我靈襟開。 輿浦有好音,召命從天來。 邦儲得佐理,兵食靡遺乖。 朝廷有正人,四方無厲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負痾(fù kē):患病。
  • 頹檐(tuí yán):破舊的屋檐。
  • 嗒然(tà rán):形容心境空寂,無所牽掛。
  • 清飆(qīng biāo):清風。
  • 靈襟(líng jīn):胸懷,心境。
  • 輿浦(yú pǔ):人名,即王輿浦。
  • 邦儲(bāng chǔ):國家的儲備,這裏指國家財政。
  • 佐理(zuǒ lǐ):協助管理。
  • 靡遺乖(mǐ yí guāi):沒有遺漏和差錯。
  • 厲階(lì jiē):禍端,災難的根源。

翻譯

我因病躺在破舊的屋檐下,心境空寂,無所牽掛。 一陣清風吹來,從東南方向,吹開了我的胸懷。 王輿浦傳來好消息,天子的召命隨之而來。 國家的財政得到了妥善管理,兵食沒有遺漏和差錯。 朝廷中有正直的人,四方沒有災難的根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因病在頹檐下的心境,以及聽到王輿浦好消息後的喜悅。詩中「清飆東南來,吹我靈襟開」一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心境的轉變。後文提到國家財政得到妥善管理,朝廷有正直之人,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定的欣慰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朋友的深厚情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