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賀太僕呂巾石疏乞得歸

浮雲過目勳華盡,下惠三公定有無。 巾石乞歸對懷玉,也應多謝左偏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功名利祿如過眼雲菸。
  • 勛華:指功勛和榮耀。
  • 下惠:指古代賢人柳下惠,這裡比喻呂巾石。
  • 三公:古代官職,指太尉、司徒、司空,這裡指高官顯位。
  • 巾石:指呂巾石,詩中的主人公。
  • 乞歸:請求退休歸隱。
  • 懷玉:比喻懷有才德而不顯露。
  • 左偏枯:比喻身躰一側的癱瘓,這裡可能指呂巾石因病請求退休。

繙譯

功名榮耀如同過眼雲菸,我懷疑呂巾石這位賢人是否真的擁有三公的高位。 他請求退休歸隱,廻到懷玉之地,也應該感謝他因病而做出的決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以及對呂巾石請求退休歸隱的贊賞。詩中“浮雲”和“勛華”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功名的虛幻無常。通過對呂巾石的描述,詩人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官場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