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迢迢弱水西,中有三神山。
石洞閟日月,芝草生琅玕。
龍耕玉田水,鶴啄鬆雲壇。
仙人羨門徒,日夕居其間。
煙霞組長袖,刀圭駐紅顏。
我昔從之遊,飛佩鳴珊珊。
朅來住人世,矯首隔塵寰。
安得大鵬鳥,飛來載我還。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迢(tiáo tiáo):遙遠的樣子。
- 弱水:神話中遙遠西方的水域,常指難以渡過的水域。
- 三神山:神話中的仙山,常指蓬萊、方丈、瀛洲。
- 閟(bì):關閉,封閉。
- 瑯玕(láng gān):美玉或玉石般的植物。
- 刀圭(dāo guī):古代量取葯末的器具名,這裡指仙葯。
- 飛珮:飛翔時珮戴的裝飾品。
- 朅來(qiè lái):離去,離開。
- 塵寰(chén huán):人世間。
- 大鵬鳥:神話中的巨鳥,能飛越極遠的距離。
繙譯
遙遠的弱水之西,那裡有三座神山。 石洞中封閉著日月,芝草生長在美玉之上。 龍在玉田中耕水,鶴在松雲環繞的罈上啄食。 仙人羨門徒,日夜居住在這仙境中。 雲霧繚繞著他們的長袖,仙葯使他們容顔永駐。 我曾有幸與他們同遊,飛翔時珮戴的飾品發出悅耳的聲音。 如今我離開那裡,居住在人世間,衹能遙望那隔絕的塵世。 我多麽希望能有大鵬鳥,飛來將我帶廻那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遙遠的仙境,通過對三神山的描繪,展現了仙境的神秘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如弱水、神山、仙人等,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理想之地。詩人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通過對比仙境與人世,突顯了詩人對超凡脫俗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浪漫主義情懷。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