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歌贈陳元習中丞撫南贛

虞山、虞山,乃在洞庭姑熟之間。遙遙東馳到海,截屼峍而嵯峨。 琴川浟浟以渟滀,扶搖清淑之氣鬱積成衷和,是生魁奇俊特之士何其多。 就中有如二陳者,元方季方宜同科。長公揚歷遍天下,身佩明月胸星羅。 白眼向空思吁咈,開口不絕如懸河。又如銀漢天上落,昆崙之水千流萬折生層波。 庖丁十牛中理解,八面應敵如君何。前年知命始添丁,聯翩三鳳過徐卿。 始知有子萬事足,豈能無官一身輕。邇來光祿席未暖,命撫南贛連漳汀。 自古大才當大用,丈夫四海還經營。區區問我借聾盲,此去可作諮陽明。 四省夾攻有遺策,狡兔三穴失其靈。不然亦有智將術,威風肅肅流先聲。 如以口舌代斧鉞,胸中百萬藏甲兵。弄兵之徒化赤子,歸放牛馬耕爲農。 洗兵於江湖,四省見永清,神武不殺方來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虞山:山名,位於今江蘇省常熟市。
  • 洞庭:指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 姑熟:古地名,今安徽省當塗縣。
  • 截屼峍:形容山勢險峻。屼(wù),山禿的樣子。峍(lù),山崖。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琴川:指常熟,因其水道縱橫如琴絃而得名。
  • 浟浟:水流的樣子。
  • 渟滀:水積聚不流。
  • 扶搖:自下而上的旋風。
  • 清淑:清新美好。
  • 衷和:內心和諧。
  • 魁奇俊特:傑出非凡。
  • 揚歷:指經歷。
  • 星羅:形容衆多。
  • 吁咈:表示不同意。
  • 懸河:比喻說話滔滔不絕。
  • 昆崙:即崑崙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庖丁:指技藝高超的廚師。
  • 理解:指對事物的深刻認識。
  • 八面應敵:形容應對自如。
  • 知命:指五十歲。
  • 添丁:指生子。
  • 聯翩:連續不斷。
  • 徐卿:指徐光啓,明代著名科學家。
  • 光祿:官名,指光祿大夫。
  • 南贛:指南贛巡撫,明代官職。
  • 漳汀:指漳州和汀州,今福建一帶。
  • 聾盲:比喻無知。
  • 諮陽明:諮詢陽明學派的思想。
  • 四省夾攻:指四個省份聯合攻擊。
  • 狡兔三穴:比喻有多個藏身之處。
  • 智將術:智慧的將領策略。
  • 斧鉞:古代兵器,比喻武力。
  • 甲兵:指軍隊。
  • 赤子:指嬰兒,比喻純真無邪。
  • 洗兵:指停止戰爭。
  • 永清:永遠的和平。
  • 神武不殺:指以神威震懾而不必殺戮。

翻譯

虞山啊虞山,位於洞庭湖與姑熟之間。它遠遠地向東延伸至海邊,山勢險峻高聳。琴川的水緩緩流淌,匯聚成一片寧靜,清新的氣息在這裏積聚,形成了內心的和諧。這裏誕生了許多傑出非凡的人才。其中有兩位陳姓兄弟,元方和季方,他們應當並列高科。長公經歷遍及天下,身上佩戴着明亮的珠玉,胸中星辰羅列。他白眼向空,思考着不同的意見,開口說話時滔滔不絕,如同天上的銀河,又如崑崙山的水,千迴百轉,生出層層波瀾。他的理解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深刻,應對敵人八面玲瓏。前年他五十歲時添了兒子,連續生了三個兒子,超過了徐光啓。他知道有了兒子,萬事都滿足了,但怎能沒有官職就一身輕鬆呢?最近他剛坐穩光祿大夫的位置,就被任命爲南贛巡撫,連帶着漳汀一帶。自古以來,大才應當大用,大丈夫應當在四海之內經營。他來問我,借用我的無知,這次去可以諮詢陽明學派的思想。四省聯合攻擊有遺漏的策略,狡兔三窟失去了其靈性。否則,也有智將的策略,威風凜凜,先聲奪人。如果用口舌代替武力,胸中藏着百萬兵馬。那些玩弄兵器的人被化爲赤子,放牛馬歸耕,停止戰爭於江湖,四省永遠和平,以神武之威而不必殺戮,方能來到朝廷。

賞析

這首作品以虞山爲背景,讚美了陳元習中丞的才華和成就。詩中通過描繪虞山的自然景觀,寓意了陳元習的卓越品格和廣泛影響。詩人運用豐富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如「身佩明月胸星羅」、「開口不絕如懸河」等,形象地展現了陳元習的智慧和口才。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陳元習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期待,希望他能以智慧和仁德帶來和平與安定。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對和平的嚮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