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僧五首鉢塔院如大師

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將何報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諸天眼,清淨無塵幾地心。 每歲八關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千萬劫:指極長或極多的時節。劫,佛教中表示極長的時間單位。
  • 菩提種:菩提,指覺悟;種,指種子,這裏比喻爲覺悟的種子。
  • 功德林:比喻積累的功德如同茂密的樹林。
  • 秉持:堅持,保持。
  • 僧行苦:指僧侶修行的艱辛。
  • 佛恩深:指佛陀的恩德深重。
  • 慈悲不瞬:慈悲,指慈愛與悲憫;不瞬,不眨眼,形容專注。
  • 諸天眼:指天上衆神的眼光。
  • 清淨無塵:形容心靈純淨,沒有塵埃。
  • 幾地心:指心地純淨,如同無塵之地。
  • 八關:佛教中的八種戒律。
  • 蒙九授:受到九次傳授。
  • 慇勤:殷勤,指熱情周到。
  • 一戒重千金:指遵守一條戒律的價值重於千金。

翻譯

歷經百千萬劫,種下了覺悟的種子,八十三年間積累了如林的功德。如果不堅持僧侶修行的艱辛,將如何報答佛陀深重的恩德?慈悲的心不眨眼,如同天上衆神專注的目光,心靈清淨無塵,如同純淨之地。每年遵守八關戒律,受到九次傳授,熱情周到地遵守一條戒律,其價值重於千金。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一位高僧的讚頌,通過描述僧侶的修行和功德,表達了對佛教的尊重和對僧侶的敬仰。詩中「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展現了僧侶長期的修行和積累的功德,而「若不秉持僧行苦,將何報答佛恩深」則強調了堅持修行的重要性。後兩句通過對僧侶慈悲心和清淨心的描繪,進一步讚美了其高尚的品德。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佛教和僧侶的深厚情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