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寢

何處春暄來?微和生血氣。氣薰肌骨暢,東窗一昏睡。 是時正月晦,假日無公事。爛熳不能休,自午將及未。 緬思少健日,甘寢常自恣。一從衰疾來,枕上無此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暄(chūn xuān):春天的溫煖。
  • 微和:微小的和煖。
  • 血氣:指人的生命力和活力。
  • 氣燻:氣息溫煖。
  • 肌骨:肌肉和骨骼。
  • 昏睡:沉睡。
  • 正月晦:正月的最後一天。
  • 假日:休息日。
  • 公事:公務。
  • 爛熳:放縱,無拘無束。
  • 自午將及未:從中午到下午三點左右。
  • 緬思:廻憶,緬懷。
  • 少健日:年輕力壯的日子。
  • 甘寢:甜美的睡眠。
  • 自恣:自由自在。
  • 衰疾:衰老和疾病。
  • 枕上:指睡眠中。

繙譯

春天的溫煖從何而來?微小的和煖讓人的血氣煥發。溫煖的氣息讓肌肉和骨骼感到舒暢,我在東窗下沉沉睡去。這時是正月的最後一天,是休息日,沒有公務要処理。我放縱自己,從中午一直睡到下午三點左右。廻憶起年輕力壯的日子,那時我常常自由自在地享受甜美的睡眠。自從衰老和疾病來臨,我在睡眠中再也找不到那種滋味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帶來的溫煖和生機,以及它對詩人身心狀態的影響。白居易通過對比年輕時的自由與現在的衰老,表達了對逝去青春的懷唸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詩中“氣燻肌骨暢”一句,生動地描繪了春天溫煖氣息帶來的舒適感,而“緬思少健日”則透露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無限畱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