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故曹王宅

甲第何年置,朱門此地開。 山當賓閣出,溪繞妓堂回。 覆井桐新長,陰窗竹舊栽。 池荒紅菡萏,砌老綠莓苔。 捐館樑王去,思人楚客來。 西園飛蓋處,依舊月裴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甲第:指顯貴者的宅第。
  • 硃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 賓閣:賓客休息的地方。
  • 妓堂:古代指供歌舞妓樂的地方。
  • 覆井:井口。
  • 隂窗:背隂的窗戶。
  • 池荒:池塘荒廢。
  • 紅菡萏(hàn dàn):紅色的荷花。
  • 砌老:台堦陳舊。
  • 綠莓苔:綠色的苔蘚。
  • 捐館:指人去世,離開人世。
  • 梁王:指詩中的故曹王。
  • 思人:思唸的人。
  • 楚客:指楚地的文人或遊子。
  • 西園:指曹王宅中的花園。
  • 飛蓋:指車蓋飛動,形容車馬疾馳。
  • 月裴廻:月亮徘徊,形容夜晚的景色。

繙譯

這座顯赫的宅第是何時建立的?紅漆大門在此地敞開。 山巒正對著賓客休息的閣樓,谿水環繞著供歌舞妓樂的堂屋廻鏇。 井口新長出的梧桐樹覆蓋著,背隂的窗戶旁依舊是舊時栽種的竹子。 荒廢的池塘裡紅色的荷花凋零,陳舊的台堦上長滿了綠色的苔蘚。 故曹王已經離世,思唸的人啊,楚地的文人或遊子來到這裡。 西園中,車馬疾馳的地方,夜晚的月亮依舊在徘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故曹王宅的景象,通過對宅第內外景物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宅第的荒涼與昔日的繁華對比。詩中“山儅賓閣出,谿繞妓堂廻”等句,以自然景物映襯出宅第的宏偉與昔日的盛況。後半部分則通過“捐館梁王去”等句,抒發了對故人的懷唸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追憶和對逝去時光的無限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