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致仕後戲酬留守牛相公並呈分司諸寮友

南北東西無所羈,掛冠目在勝分司。 探花嘗酒多先到,拜表行香盡不知。 炮筍烹魚飽飧後,擁袍枕臂醉眠時。 報君一語君應笑,兼亦無心羨保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致仕:退休。
  • 戲酬:以戲謔的方式回贈。
  • 留守:唐代官職,指皇帝出巡時留守京城的高級官員。
  • 掛冠:指辭官。
  • 分司:唐代官職,指分掌事務的官員。
  • 探花:指參加科舉考試的進士第三名。
  • 嘗酒:品酒。
  • 拜表:向皇帝上表。
  • 炮筍:烤筍。
  • 烹魚:煮魚。
  • (sūn):晚餐。
  • 擁袍:穿着袍子。
  • 保釐:保持正直。

翻譯

無論南北東西,我都無所牽掛,辭去官職,心中只有勝過分司的自在。 常常是探花之後,品酒總是我先到,上表行香,我全然不知。 烤筍煮魚,飽餐一頓後,穿着袍子,枕着手臂,醉意中入眠。 告訴你這些,你應會笑我,我也沒有心思去羨慕那些保持正直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退休後寫給留守牛相公及分司諸寮友的戲謔之作。詩中,白居易表達了自己退休後的自在生活,無所羈絆,享受着探花、品酒、美食和醉眠的樂趣。他以輕鬆的筆觸描繪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同時也透露出對官場生活的淡然態度,不羨慕那些還在官場中保持正直的人。整首詩語言幽默,意境閒適,展現了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寧靜與滿足。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