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峽

山下水聲深,水邊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間境,又近紅塵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雲外步。 我殊惺惺者,猶得滄浪趣。 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浪峽:地名,具體位置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爲山水秀麗之地。
  • 惺惺者:指清醒、有智慧的人。
  • 濯吾纓:濯(zhuó),洗滌;纓,系帽的帶子。這裏指洗滌帽帶,比喻洗去塵世的煩惱。

翻譯

山下的水聲悠揚深遠,水邊的山色聚集成景。 月光照耀下的秋夜自然清幽,春天裏花朵的香氣似乎永不消散。 這裏彷彿不是人間的景象,卻又接近繁華的紅塵世界。 一踏入洞中的天地,便彷彿步入了雲外的仙境。 我雖不是那種清醒有智慧的人,卻也能體會到滄浪峽的樂趣。 可以用這清澈的水洗滌我的帽帶,這樣的生活實在令人嚮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滄浪峽的幽靜美景,通過對比人間的繁華與自然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象,展現了四季變換中的恆久美感。結尾的「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更是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渴望,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心境。

司馬扎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扎,一作禮。僑居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時人,與儲嗣宗同時。應舉不第,終生落拓,奔走四方,備極艱辛。事蹟散見其詩與《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其詩頗能體察民生疾苦,有諷諭之旨。詩風古樸,無晚唐浮豔習氣,實爲當時之佼佼者。其《宮怨》一詩,頗爲周容所稱賞,謂“較蘊藉,不礙大雅”(《春酒堂詩話》)。許學夷亦評其詩“間有遠韻,亦能成篇”(《詩源辨體》卷三一)。辛文房則謂其與王周等人“皆氣卑格下”(《唐才子傳》卷一〇)。《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司馬先輩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