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早春有懷

朝遊北橋上,晚憩南塘畔。 西日雪全銷,東風冰盡泮。 篩篩魚尾掉,瞥瞥鵝毛換。 泥煖草芽生,沙虛泉脈散。 晴芳冒苔島,宿潤侵蒲岸。 洛下日初長,江南春欲半。 時光共拋擲,人事堪嗟嘆。 倚棹忽尋思,去年池上伴。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篩篩(shāi shāi):形容魚尾擺動的樣子。
  • 瞥瞥(piē piē):形容鵞毛飄落的樣子。
  • 泮(pàn):融化。
  • 泥煖(nuǎn):泥土溫煖。
  • 宿潤(rùn):夜晚的溼氣。
  • 蒲岸(pú àn):長滿蒲草的岸邊。
  • 倚櫂(yǐ zhào):依靠著船槳。

繙譯

早晨在北橋上遊玩,傍晚在南塘邊休息。 西邊的太陽下,雪已經完全融化,東風吹來,冰也開始融化。 魚兒擺動著尾巴,鵞毛輕輕飄落。 溫煖的泥土中,草芽開始生長,松軟的沙地上,泉水開始流動。 晴朗的陽光下,苔蘚覆蓋的小島顯得格外鮮豔,夜晚的溼氣侵蝕著長滿蒲草的岸邊。 洛陽的日子開始變長,江南的春天已經過了一半。 時光被共同拋棄,人世間的事情令人歎息。 靠著船槳,忽然想起,去年在池塘邊的夥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南池的景色,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變化。詩中“篩篩魚尾掉,瞥瞥鵞毛換”等句,以動感的詞語捕捉了春天的動態美。後半部分則轉入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