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蟆
嘉魚薦宗朝,靈龜貢邦家。
應龍能致雨,潤我百穀芽。
蠢蠢水族中,無用者蝦蟆。
形穢肌肉腥,出沒於泥沙。
六月七月交,時雨正滂沱。
蝦蟆得其志,快樂無以加。
地既蕃其生,使之族類多。
天又與其聲,得以相諠譁。
豈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
可獨瑤瑟前,亂君鹿鳴歌。
常恐飛上天,跳躍隨姮娥。
往往蝕明月,遣君無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薦 (jiàn):獻祭。
- 宗朝 (zōng cháo):宗廟和朝廷,指國家。
- 霛龜 (líng guī):古代用於佔蔔的神龜。
- 貢 (gòng):獻給。
- 邦家 (bāng jiā):國家。
- 應龍 (yìng lóng):傳說中能降雨的神龍。
- 致雨 (zhì yǔ):引發降雨。
- 蠢蠢 (chǔn chǔn):形容動物蠢動不安的樣子。
- 形穢 (xíng huì):形狀醜陋。
- 肌肉腥 (jī ròu xīng):肌肉帶有腥味。
- 滂沱 (pāng tuó):形容雨下得很大。
- 蕃 (fán):繁衍,增多。
- 諠嘩 (xuān huá):喧嘩,吵閙。
- 玉池 (yù chí):指清澈的水池。
- 瑤瑟 (yáo sè):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比喻高雅的音樂。
- 鹿鳴歌 (lù míng gē):古代的一種歌曲,這裡指高雅的歌曲。
- 姮娥 (héng é):即嫦娥,傳說中的月宮仙女。
- 蝕 (shí):侵蝕,這裡指遮擋。
- 明月 (míng yuè):明亮的月亮。
繙譯
嘉美的魚兒獻給國家的宗廟和朝廷,神聖的龜兒獻給國家。 應龍能夠引發降雨,滋潤我們的百穀發芽。 在水族中蠢蠢欲動,無用的是蝦蟆。 形狀醜陋,肌肉帶有腥味,出沒於泥沙之中。 六月七月交滙時,雨水正下得滂沱。 蝦蟆得到了它的心願,快樂無比。 大地讓它繁衍生息,使它的族群增多。 天也賦予了它聲音,讓它得以喧嘩。 難道衹在清澈的水池上,玷汙了你的清涼波光? 可不衹是瑤瑟前,擾亂了你的鹿鳴歌。 常常擔心它會飛上天,跳躍跟隨嫦娥。 常常遮擋明亮的月亮,讓我無可奈何。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蝦蟆的描繪,展現了其醜陋與無用的特性,同時諷刺了其在雨季中的得意忘形。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誇張的手法,將蝦蟆與嘉魚、霛龜、應龍等正麪形象相對比,突出了蝦蟆的卑微和無用。後半部分則通過蝦蟆的喧嘩和遮擋明月的行爲,進一步諷刺了其對美好事物的破壞。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深刻觀察和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