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隴首雪花飄,徵人出渭橋。 長城屯萬騎,大磧下雙鵰。 閃月朱旗靜,穿雲畫角遙。 橫行榆塞外,一戰靜氛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ǒng):古代指隴山,這裏指西北邊陲地區。
  • 渭橋(wèi qiáo):古代渭河上的一座橋,這裏指邊境的出口。
  • (tún):駐紮。
  • (qì):沙漠。
  • 雙鵰:指兩隻雕像,象徵着威武。
  • 朱旗(zhū qí):紅色的旗幟。
  • 畫角(huà jiǎo):古代軍隊中用來傳達指令的號角。
  • 橫行:指橫衝直撞。
  • 榆塞(yú sài):榆樹叢生的邊塞。

翻譯

出現隴山上飄着雪花,征戰的人從渭河邊的橋上出發。長城上駐紮着成千上萬的騎兵,駐守在廣袤的沙漠之下,兩隻雕像矗立在那裏。明月高懸,紅色的旗幟在風中靜靜飄揚,遠處傳來畫角的聲音。他們橫衝直撞在榆樹叢生的邊塞之外,一場戰鬥即將展開,氛圍凝重而神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出塞征戰的場景,通過雪花、長城、馬隊、雕像等元素,展現了邊塞的蒼涼和戰爭的緊張氛圍。詩人運用生動的描寫和誇張的修辭,使整首詩充滿了豪邁和壯麗的氣息,展現了古代戰爭的壯闊場面,體現了中國古代詩歌中的豪情壯志。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