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鼇禁:指翰林院,因翰林院地位尊貴,故稱鼇禁。
- 儒仙:指學問高深的儒者,這裡指陸儼山。
- 黑頭:指年輕。
- 疏承恩許:指得到皇帝的恩準。
- 滄州:泛指水鄕,這裡指陸儼山南歸的家鄕。
- 舊林:指家鄕的樹林。
- 白鶴:象征長壽和清高。
- 幽穀:深穀。
- 黃鸝:一種鳥,鳴聲悅耳。
- 紫閣:指皇宮中的講學場所。
- 鳳幄:華麗的帳幕,這裡指講學的場所。
- 青宮:指東宮,即太子居住的地方。
- 賓闥:賓客出入的門。
- 龍樓:指皇宮。
- 蓬萊苑:神話中的仙境,這裡指翰林院。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神木,這裡指遙遠的東方。
繙譯
翰林院的儒學高人陸儼山,尚在壯年,得到皇帝的恩準,得以南歸故鄕。家鄕的樹林中,白鶴定會等待他的歸來,深穀中的黃鸝也會與他相伴。在皇宮的講學場所,華麗的帳幕下,他已不再講學;在東宮,他已不再擔任賓客。這次他暫時離開仙境般的翰林院,去往遙遠的東方,探尋那裡的鞦意。
賞析
這首詩是尹台送別陸儼山南歸的作品,表達了對陸儼山的敬仰和對其南歸的祝福。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和比喻,如“鼇禁儒仙”、“白鶴”、“黃鸝”等,展現了陸儼山的高潔和才華。同時,通過對皇宮講學場所和東宮的描寫,反映了陸儼山曾經的榮耀和地位。最後,詩人以“蓬萊苑”和“扶桑”作對比,寓意陸儼山此行雖是暫別,但將開啓新的旅程,探尋更廣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