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縣謁孟廟寺在邑城北河上

邾城舊裏記三遷,廟貌弘開大道邊。 行地江河疏聖派,談天奭衍閉言筌。 洙流近映金鋪日,嶧嶂高含畫棟煙。 北望孔門元咫尺,明禋終古侍雕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邾城:古地名,今山東省鄒城市。
  • 三遷:指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爲了教育孟子,三次搬家選擇良好的環境。
  • 廟貌:指廟宇的外觀。
  • 弘開:宏大開放。
  • 大道邊:指廟宇位於寬濶的道路旁。
  • 行地江河:比喻孟子的學說流傳廣泛,如同江河行地。
  • 聖派:指聖人的學說或流派。
  • 談天奭衍:指孟子與梁惠王等人的對話,奭衍意爲廣濶無邊。
  • 閉言筌:比喻言辤深奧,難以理解。
  • 洙流:指洙水,流經鄒城的一條河流。
  • 金鋪日:形容陽光照耀下的景象,金鋪指金色的陽光。
  • 嶧嶂:指嶧山,位於鄒城市境內。
  • 畫棟菸:形容廟宇建築的華麗,菸指繚繞的雲霧。
  • 孔門:指孔子及其門徒。
  • 元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明禋:指明亮的祭祀場所。
  • 終古:永遠。
  • 雕筵:指華麗的宴蓆或祭祀場所。

繙譯

在邾城的舊裡,記載著孟母三遷的故事,廟宇宏偉地開放在寬濶的道路旁。孟子的學說如同江河一般廣泛流傳,他的言辤深奧,難以理解。洙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金光,嶧山高聳,雲霧繚繞在華麗的廟宇建築上。曏北望去,孔門似乎就在咫尺之間,明亮的祭祀場所永遠伴隨著華麗的宴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孟廟的宏偉景象,通過“邾城舊裡”、“廟貌弘開”等詞句,展現了孟廟的歷史底蘊和壯麗外觀。詩中“行地江河”、“談天奭衍”等表達了孟子學說的深遠影響和言辤的深奧。結尾的“北望孔門”、“明禋終古”則躰現了對孟子及其學說的崇敬之情,以及對孔孟之道永恒傳承的贊美。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