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十首

習習澤中鳥,斑斑五采質。 天寒遊石樑,十步不得食。 一朝棲靈囿,羽翰生顏色。 餐君玉山禾,飲君丹霞液。 道旁有寒士,感之長太息。 拂拭豈不懷,人養非所適。 願因晨風發,振我凌空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習習:形容鳥兒飛翔的樣子。
  • 澤中鳥:生活在水澤中的鳥。
  • 斑斑:形容色彩斑斕。
  • 五采質:五彩繽紛的羽毛。
  • 石樑:石頭堆砌成的橋樑。
  • 棲靈囿:棲息在皇家園林中。
  • 羽翰:羽毛。
  • 玉山禾:比喻珍貴的食物。
  • 丹霞液:比喻美酒。
  • 寒士:貧窮的讀書人。
  • 太息:嘆息。
  • 拂拭:擦拭,這裏指整理羽毛,比喻準備飛翔。
  • 晨風:清晨的風。
  • 振我凌空翼:振翅高飛。

翻譯

水澤中的鳥兒飛翔自如,羽毛五彩斑斕。 天寒地凍時,在石橋上,十步之內找不到食物。 一旦棲息在皇家的園林中,羽毛便煥發出光彩。 吃着珍貴的食物,喝着美酒。 路旁的貧窮讀書人看到這一切,不禁長嘆。 他整理着羽毛,心中並非不想飛翔,但這裏不是他適合生活的地方。 他希望清晨的風能吹起,讓他振翅高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澤中鳥在自然環境與皇家園林中的不同境遇,以及寒士的感慨,表達了對於自由與歸屬的嚮往。詩中,「習習澤中鳥」與「一朝棲靈囿」形成鮮明對比,前者自由卻艱苦,後者安逸卻受限。寒士的「太息」與「願因晨風發,振我凌空翼」則深刻反映了內心的掙扎與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