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朝彥:指連續在三個朝代都有傑出表現的人物。
- 淒涼半死生:形容生活或境遇的艱難,半生半死。
- 青雲:比喻高官顯位。
- 寄跡:寄託身影,指暫時居住或停留。
- 白雪:指高雅的文學作品,這裏可能指元美的文學才華。
- 尋盟: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夥伴。
- 彈冠:整理冠帽,比喻準備出仕做官。
- 歆:羨慕,欣賞。
- 仗鉞:手持斧鉞,指掌握軍事大權。
- 襄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市。
- 耆舊:指年高望重的老朋友或前輩。
- 鹿門耕:指隱居生活,鹿門是隱士的象徵。
翻譯
文壇上的三朝英才,如今生活淒涼,半生半死。 雖只是暫時寄身於高官之位,但白雪般的文學才華仍是我們尋找同盟的紐帶。 不必有出仕的迫切心情,我們都羨慕那掌握軍事大權的威名。 若去襄陽尋訪那些老朋友,最終還是會被隱居的鹿門生活所吸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元美被提拔爲御史中丞的喜悅,同時也透露出對文壇現狀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青雲」與「白雪」形成對比,前者代表官場地位,後者代表文學理想,詩人雖對官場有所期待,但更看重文學與友情的價值。末句「襄陽訪耆舊,終愛鹿門耕」則進一步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顯示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子夜吳歌 》 —— [ 明 ] 王世貞
- 《 病臥池亭丙夜起坐即景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方子出示吳徐二子詩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過普濟廢寺遇秋空上人作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龍司理被徵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徐給事歸省 》 —— [ 明 ] 王世貞
- 《 秋日王百榖康山人朱在明過庵居分韻得來字 》 —— [ 明 ] 王世貞
- 《 樂府變十九首治兵使者行當雁門太守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