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紬書(chōu shū):指整理書籍或文獻。
- 金匱:古代藏書的地方,也指重要的文獻。
- 愧非才: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才能不足。
- 侍從:指在皇帝身邊侍奉的人。
- 鵷列(yuān liè):指朝中的官員行列。
- 蘭檢:指皇帝的文書或詔令。
- 龍衣:指皇帝的服飾。
- 石函:指石制的書匣,用以存放重要文獻。
- 濡毫(rú háo):蘸筆,準備書寫。
- 攀髯望:比喻仰望或追隨。
- 珥筆(ěr bǐ):指珮帶筆,古代史官、諫官上朝時,常把筆插在帽子上,以便隨時記錄或書寫。
- 賜錦:指皇帝賜予的錦衣或榮譽。
- 大典:指重要的典禮或法典。
- 鴻號:指皇帝的尊號或年號。
- 聖心:指皇帝的心意。
- 南麪:古代以坐北朝南爲尊位,這裡指皇帝的尊位。
- 含哀:指內心含有哀傷之情。
繙譯
整理金匱中的書籍,我自愧才能不足,曾是先朝皇帝身邊的侍從。 官員們跟隨皇帝的文書前進,皇帝站立等待石函中的文獻被打開。 蘸筆時常常廻憶起仰望皇帝的情景,新近接受了皇帝賜予的錦衣歸來。 重大的典禮已經完成,皇帝的尊號將永久流傳,但皇帝的心中仍含有哀傷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先朝的懷唸以及對皇帝的忠誠和敬仰。詩中,“紬書金匱”與“侍從來”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先朝的追憶。通過“鵷列”、“蘭檢”、“龍衣”等詞滙,描繪了朝廷的莊嚴與皇帝的尊貴。末句“聖心南麪尚含哀”則透露出皇帝內心的哀傷,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皇權的敬畏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