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冕

· 于謙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髮綠鬖鬖。 好親燈火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 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夢江南。 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阿冕:詩人于謙的兒子于冕,小名阿冕。
  • 綠鬖鬖(lǜ sān sān):形容頭髮柔順下垂的樣子。
  • 燈火:指夜晚的燈光,常用來象徵讀書或學習的環境。
  • 研經史:研究經典和歷史書籍。
  • 庭闈:指家中的庭院,這裏代指家庭。
  • 奉旨甘:指孝順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
  • 銜命:接受命令,這裏指于謙因公出差。
  • 巡塞北:巡視邊疆的北方地區。
  • 夢江南:夢見家鄉江南,表達對家鄉的思念。
  • 寄汝:寄給你,指寫給兒子的詩。
  • 取自慚:自取其辱,指因不努力而感到羞愧。

翻譯

阿冕啊,你今年已經十三歲了,耳邊的頭髮柔順地垂下,綠油油的。你應該在夜晚的燈光下好好研究經典和歷史書籍,勤奮地在家中孝順父母,聽從他們的教導。我每年都因公務巡視邊疆的北方,而每個夜晚都在夢中思念着家鄉江南。我寫這首詩寄給你,並非沒有深意,希望你不要辜負了青春年華,否則將來會自責和羞愧。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于謙寫給兒子于冕的教誨詩。詩中,于謙以父親的口吻,表達了對兒子的期望和教誨。他希望兒子能夠勤奮學習,孝順父母,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因公務繁忙而無法常伴兒子身邊的遺憾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的最後,于謙寄語兒子要珍惜青春,努力向上,不要將來後悔。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充滿了父愛的溫暖和教誨的智慧,展現了于謙作爲父親和官員的雙重身份下的複雜情感。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