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雨泊

廣川城北倚扁舟,寒色蕭蕭對驛樓。 過雨菰蘆驚午夢,乘波鳧鷺激中流。 長天積水千帆暮,斜日疏林五月秋。 指點津亭問前路,居人爲說古瀛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安陵:地名,今河北省安新縣。
  • 廣川城:地名,今河北省廣平縣。
  • 扁舟:小船。
  • 蕭蕭:形容風聲或雨聲。
  • 菰蘆:菰(gū)和蘆葦,水生植物。
  • 鳧鷺:鳧(fú),野鴨;鷺(lù),鷺鳥。
  • 中流:河流的中央。
  • 積水:積聚的水。
  •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 瀛洲:神話中的仙山,這裏指安陵。

翻譯

在廣川城北,我倚着小船,寒風和細雨對着驛站的樓閣。 雨後的菰蘆驚醒了我的午夢,野鴨和鷺鳥在激盪的河水中游弋。 長天與積水相連,千帆在暮色中航行,斜陽照在稀疏的林木上,五月裏卻有秋天的感覺。 我指向渡口的亭子詢問前方的路,當地居民告訴我那就是古老的瀛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安陵雨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寒色蕭蕭對驛樓」一句,既表達了天氣的寒冷,也透露出旅途的孤寂。後文通過「菰蘆驚午夢」、「鳧鷺激中流」等生動景象,展現了雨後的自然美景。結尾的「古瀛洲」則增添了一抹神祕色彩,使全詩意境深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優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對旅途的淡淡憂愁。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