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一從關塞隔,長懸雙淚痕。 未曉戎王禮,堪懷漢主恩。 風沙無白晝,雨雪又黃昏。 何似隨陽雁,年年度玉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昭君:即王昭君,漢元帝時期的宮女,後被賜婚給匈奴呼韓邪單于。
  • 關塞:邊關要塞,這裏指漢朝與匈奴的邊界。
  • 戎王:指匈奴的君主,即呼韓邪單于。
  • 漢主:指漢朝的皇帝,即漢元帝。
  • 隨陽雁:跟隨太陽方向遷徙的雁,比喻隨季節遷徙的鳥類。
  • 玉門:玉門關,古代中國通往西域的重要關隘。

翻譯

自從被送往邊關與匈奴相隔,我的眼中便常含淚水。 還未了解戎王的禮儀,就已經開始懷念漢主的恩情。 在風沙中,白天也如同黑夜,雨雪交加的黃昏更是淒涼。 我寧願像那些隨季節遷徙的雁,每年都能飛過玉門關,回到漢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王昭君的視角,深刻表達了她被送往匈奴後的孤獨與思鄉之情。詩中,「一從關塞隔,長懸雙淚痕」描繪了昭君離別漢土的悲痛,而「未曉戎王禮,堪懷漢主恩」則進一步以文化差異來加深她的孤獨感。後兩句「風沙無白晝,雨雪又黃昏」生動地描繪了邊塞的惡劣環境,增強了詩的情感色彩。最後,「何似隨陽雁,年年度玉門」則是昭君對自由與歸鄉的深切渴望,通過對比隨陽雁的自由遷徙,突顯了她內心的無奈與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昭君的悲劇命運和複雜情感。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