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甚下山訪病兒存沒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語哀我無衣授之以絮歸山有詠志感也
應自友朋恩,知深謝不言。
無衣度霜雪,多難際乾坤。
泥重芒鞋澀,雲濃溼帽昏。
更愁從此去,托足向何門。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慄 (lì):顫抖。
- 舁 (yú):擡。
- 無衣:沒有衣服。
- 芒鞋:草鞋。
- 澀:行走困難。
- 溼帽昏:帽子溼了,視線模糊。
- 托足:立足,棲身。
翻譯
因爲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我感激得無法用言語表達。 在霜雪中,沒有衣服可以禦寒,面對世界的艱難時刻。 泥濘使草鞋行走困難,雲霧濃重讓溼帽子下的視線變得模糊。 更讓我擔心的是,從這裏離開後,我將去哪裏尋找棲身之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嚴寒中探訪病友的情景,途中遇到夏仲力,兩人在艱難的環境中相互扶持。詩中「無衣度霜雪」和「泥重芒鞋澀」生動地表現了當時的困苦環境,而「更愁從此去,托足向何門」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憂慮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在困境中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和淵明歸田園居六首 》 —— [ 宋 ] 李綱
- 《 鷓鴣天 · 向與二三同志爲讀史之約,意有所得即以是調紀之,取便吟諷,久而不忘,人事作輟,所爲無幾。今 》 —— [ 清 ] 王鵬運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五 》 —— [ 明 ] 黃淮
- 《 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睽間因以戲之 》 —— [ 唐 ] 劉禹錫
- 《 五月宿江陰軍葛公綽草堂 》 —— [ 宋 ] 蔡襄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二 》 —— [ 明 ] 黃淮
- 《 次韻紅白蓮間生 》 —— [ 宋 ] 周必大
- 《 渡瀘江見梅 》 —— [ 明 ] 張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