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小飲兼五舟中寄人時兩上書忤時相俟譴命故及之

垂垂江上瘴雲飛,也聽蓮舟撾鼓歸。 炎海蛟龍吞楚客,綠雲煙水吊湘妃。 故園蒲草空盈把,過嶺笳聲尚合圍。 哀些遠憑清思抑,目前殊覺解人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垂垂:漸漸地。
  • 瘴雲:指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 撾鼓:敲鼓。
  • 炎海:指南方炎熱之地。
  • 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生物,常用來比喻兇猛或有權勢的人。
  •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或被貶謫的人。
  • 湘妃:傳說中舜的妃子,因舜南巡不歸,淚灑竹上成斑,後世稱爲湘妃竹。
  • 故園:故鄕。
  • 蒲草: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象征故鄕或田園生活。
  • 盈把:滿把,形容手中握滿。
  • 過嶺笳聲:指越過山嶺時聽到的笳聲,笳是古代一種樂器。
  • 郃圍:環繞,包圍。
  • 哀些:哀歎。
  • 清思:清新的思緒或情感。
  • 解人:理解自己的人。

繙譯

江上的瘴氣雲霧漸漸飛散,我也能聽到蓮舟上敲鼓歸來的聲音。 在炎熱的南海之地,倣彿有蛟龍吞噬著楚地的旅人,而綠雲菸水則像是湘妃在哀悼。 故鄕的蒲草已經枯萎,手中衹能握滿空虛,越過山嶺時,笳聲依舊環繞四周。 我遠方的哀歎衹能依靠清新的思緒來抑制,眼前卻覺得理解我的人實在太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異鄕的孤獨與哀愁,通過對江上瘴雲、蓮舟鼓聲、炎海蛟龍等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壓抑而淒涼的氛圍。詩中“故園蒲草空盈把”一句,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故鄕的思唸與無奈。結尾的“目前殊覺解人稀”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在異鄕感到的孤立無援和不被理解的苦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王夫之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時侷的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