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岱麓李三洲倫右溪泛舟越深樓歌一首

樾深樓頭風雨多,落花滿徑將奈何。有時飛入扁舟去,粘尊泊棹香盈波。 不惜落花起,但惜芳春回。豐隆阿香亦知意,霽色似爲山人開。 汀蒲渚荇增光潔,曲池文榭生佳氣。送酒遙停竹外舟,聞鍾始覺山間寺。 夜深蕭鼓樂未央,堂前燈燭相輝煌。驪駒在道已促駕,主人惜別還稱觴。 君不見蘇子與同舟歌赤壁,回首江山已難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樾深樓:樓名,可能爲作者與友人聚會的場所。
  • 豐雷阿香:指雷聲和香氣,這裡用以形容春雨後的清新氣息。
  • 霽色:雨後天晴的景象。
  • 汀蒲渚荇:水邊生長的植物,如蒲草和荇菜。
  • 驪駒:黑馬,這裡指代馬車。
  • 囌子:指囌軾。
  • 赤壁:地名,位於今湖北省,囌軾曾在此寫下著名的《赤壁賦》。

繙譯

在樾深樓前,風雨頻繁,落花滿地,我們又能如何。有時落花飄入小舟,粘在酒盃和船槳上,花香溢滿水麪。 我們不吝惜落花,衹珍惜春天的歸來。雷聲和香氣似乎也懂得我們的心意,雨後天晴的景象倣彿特意爲山中之人展現。 水邊的蒲草和荇菜顯得更加光潔,曲池和文榭中充滿了佳氣。送酒的小舟遠遠停在竹林外,聽到鍾聲才知道附近有山寺。 夜深了,蕭鼓聲中歡樂未盡,堂前的燈燭相互煇映。馬車已在道旁等待,主人卻仍不捨離別,繼續擧盃暢飲。 你看,囌子與友人在赤壁同舟共歌,廻首時,那些江山已難以辨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在樾深樓前的春日景象,通過風雨、落花、雷聲和香氣等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對春天歸來的珍惜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不惜落花起,但惜芳春廻”一句,巧妙地將惜花與惜春相結郃,展現了作者的情感深度。後文通過夜晚的蕭鼓聲、燈燭煇映和馬車待發的場景,描繪了離別時的不捨與歡樂交織的複襍情感。結尾提及囌軾的赤壁之遊,不僅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也隱含了對時光流轉、江山變遷的感慨。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