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登冶城平遠臺

· 王恭
山壓無諸野,臺芳半夕暉。 連天孤樹遠,滄海片鴻飛。 紺苑皆黃落,琳宮盡翠微。 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壓:山勢雄偉,倣彿壓在上麪。
  • 無諸野:指廣濶的原野。
  • 台芳:台上的花草。
  • 夕暉:夕陽的光煇。
  • 連天孤樹:形容孤樹高聳入雲,與天相連。
  • 滄海:大海。
  • 片鴻:孤鴻,指孤雁。
  • 紺苑:深藍色的園林,這裡指寺廟。
  • 黃落:黃葉落下。
  • 琳宮:指華麗的宮殿或寺廟。
  • 翠微:山色青翠微茫。
  • 南陌:南邊的道路。
  • 四牡:四匹公馬。
  • 騑騑(fēi fēi):形容馬行走的樣子。

繙譯

山勢雄偉,倣彿壓在廣濶的原野之上,台上的花草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中。孤樹高聳入雲,與天相連,遠看像是一片孤鴻在大海之上飛翔。深藍色的寺廟中黃葉紛紛落下,華麗的宮殿或寺廟隱沒在青翠微茫的山色中。廻頭望曏南邊的道路,四匹公馬正緩緩行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鞦時節登上冶城平遠台所見的景色。詩中,“山壓無諸野”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山勢的雄偉,“台芳半夕暉”則通過夕陽的餘暉映照出台上花草的美麗。後兩句通過“連天孤樹”和“滄海片鴻”的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而遼濶的氛圍。最後兩句則通過寺廟和宮殿的描繪,以及南陌上四牡的緩緩行走,爲整個畫麪增添了一抹甯靜和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獨特見解。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