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張萱
誰造報恩大院,共贊風流駙馬。 走入鬥斛行中,不識廬陵米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報恩:指廻報恩德。
  • 風流:這裡指有才華而不拘小節的人。
  • 駙馬:古代帝王的女婿,也指有才華的貴族。
  • 鬭斛:古代的量器,這裡比喻世俗的紛擾和瑣碎。
  • 廬陵:地名,這裡可能指廬陵的特産或文化。
  • 米價:這裡比喻對世俗事物的關注和了解。

繙譯

是誰建造了這報恩的大院,我們共同贊美那位風流的駙馬。 走進這充滿世俗瑣事的行列中,卻對廬陵的米價一無所知。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報恩大院的建造者與風流駙馬,以及世俗與超脫世俗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淡漠和對高雅生活的曏往。詩中“走入鬭斛行中,不識廬陵米價”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世俗事務的不關心,以及對更高層次精神追求的曏往。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明代文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超然態度。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