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道中

· 徐賁
鴻雁天寒儔侶稀,秋風遠客獨思歸。 碧山盡處湘雲續,白水明邊鷺自飛。 漠漠蘆花迷望眼,蕭蕭荷葉慘征衣。 此行賴共知心語,一棹夷猶竟落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雁(hóng yàn):大雁,常用來比喻遠行的人。
  • 儔侶(chóu lǚ):同伴,朋友。
  • 遠客:遠離家鄉的旅人。
  • 湘雲:湘江上的雲,這裏指湖南一帶的景色。
  • 白水:清澈的水。
  • (lù):鷺鳥,一種水鳥。
  • 漠漠:形容廣闊無邊的樣子。
  • 蘆花:蘆葦的花。
  • 蕭蕭:形容風吹草木的聲音。
  • 征衣:旅行的衣服。
  • 知心語:貼心的話語。
  • (zhào):划船的槳。
  • 夷猶:從容不迫。
  • 落暉:夕陽的餘暉。

翻譯

大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飛翔,同伴稀少,秋風中的遠客獨自思念着歸途。碧山盡頭湘江的雲霧連綿,白水明澈處鷺鳥自在飛翔。廣闊的蘆花迷失了視線,蕭蕭的風吹動荷葉,淒涼地觸動着旅人的衣裳。這次旅行幸好有知心的話語相伴,一槳一槳地從容劃過,直到夕陽的餘暉落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鄉之情。詩中,「鴻雁」、「秋風」等自然景象烘托出遠行者的孤寂,而「碧山」、「湘雲」、「白水」、「鷺自飛」則形成了一幅寧靜而遙遠的畫面,加深了旅人對家鄉的思念。末句「此行賴共知心語,一棹夷猶竟落暉」表達了旅途雖孤寂,但有知心話語相伴,使得旅程顯得不那麼淒涼,同時也透露出對夕陽下歸途的嚮往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徐賁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和細膩感受。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