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綺美 (qǐ měi):形容色彩鮮豔或文辭華麗。
  • 瑰奇 (guī qí):奇特而珍貴,形容事物不同尋常。
  • 明月夜 (míng yuè yè):明亮的夜晚,通常指月光皎潔的時候。
  • 落花時 (luò huā shí):花瓣飄落的季節,象徵着春天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暫。
  • 調清 (tiáo qīng):旋律或音調清新。
  • 金石怨 (jīn shí yuàn):比喻深沉而強烈的哀怨之情,如金石般堅硬。
  • 吟苦 (yín kǔ):吟誦時情感深沉,表達痛苦。
  • 司空 (sī kōng):古代官職名,這裏指唐代詩人白居易自嘲爲「司空」。
  • 白辭 (bái cí):白居易的詩歌。

翻譯

這是一首描繪美麗與哀愁交織的詩。在明亮的月夜和落花的季節,詩詞既能增添歡樂的氣氛,也能引發離別的傷感。音樂如金石般深沉,詩句苦澀得讓鬼神也爲之悲泣。普天之下,只有我深深愛着這詩,世間也只有你能真正理解它的內涵。從都尉離別時的詩句開始,直到我作爲司空寫下這些詩篇,都充滿了深情。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藝術風格,他以綺麗的辭藻和瑰奇的意象描繪了明月和落花的美好,同時也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情感的複雜。詩中的「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作品情感深度的自豪,以及對知己的理解與共鳴。整首詩通過個人經歷,展現出詩人的自我情感投射,以及他對詩歌藝術的執着追求,體現了白居易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