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右南大吉錄 · 教約 · 四 [] 王守仁

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字字句句,納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

老檜 [] 王守仁

老檜斜生古驛傍,客來繫馬解衣裳。 託根非所還憐汝,直幹不撓終異常。 風雪凜然存節概,刮摩聊爾見文章。 何當移植山林下,偃蹇從渠拂漢蒼。

傳習錄 · 卷下 · 右南大吉錄 · 教約 · 五 [] 王守仁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或作課仿,次複誦書、講書,次歌詩。凡習禮歌詩之數,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而無暇及於邪僻。教者知此,則知所施矣。雖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

卻巫 [] 王守仁

臥病空山無藥石,相傳土俗事神巫。 吾行久矣將焉禱? 衆議紛然反見迂。 積習片言容未解,輿情三月或應孚。 也知伯有能爲厲,自笑孫僑非丈夫。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陳九川錄 · 一 [] 王守仁

正德乙亥,九川初見先生於龍江。先生與甘泉先生論“格物”之說。甘泉持舊說。先生曰:“是求之於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爲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舊說之是。先生又論“盡心”一章,九川一聞卻遂無疑。

過天生橋 [] 王守仁

水光如練落長鬆,雲際天橋隱白虹。 遼鶴不來華表爛,仙人一去石橋空。 徒聞鵲駕橫秋夕,謾說秦鞭到海東。 移放長江還濟險,可憐虛卻萬山中。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陳九川錄 · 二 [] 王守仁

九川問:“近年因厭氾濫之學,每要靜坐,求屏息念慮,非惟不能,愈覺擾擾。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當自有無念時否?” 先生曰:“實無無念時。” 曰:“如此卻如何言靜?”

南霽雲祠 [] 王守仁

死矣中丞莫謾疑,孤城援絕久知危。 賀蘭未滅空遺恨,南八如生定有爲。 風雨長廊嘶鐵馬,鬆杉陰霧卷靈旗。 英魂千載知何處? 歲歲邊人賽旅祠。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陳九川錄 · 三 [] 王守仁

又問:“用功收心時,有聲色在前,如常聞見,恐不是專一。” 曰:“如何欲不聞見?除是槁木死灰,耳聾目盲則可。只是雖聞見而不流去便是。” 曰:“昔有人靜坐,其子隔壁讀書,不知其勤惰。程子稱其甚敬。何如

春晴 [] 王守仁

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巖殘雪已無多。 遊絲冉冉花枝靜,青璧迢迢白鳥過。 忽向山中懷舊侶,幾從洞口夢煙蘿。 客衣塵土終須換,好與湖邊長芰荷。

蔽月山房 [] 王守仁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陳九川錄 · 四 [] 王守仁

又問:“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個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說未透。心何嘗有內外?即如惟?今在此講論,又豈有一心在內照管?這聽講

陸廣曉發 [] 王守仁

初日曈曈似曉霞,雨痕新霽渡頭沙。 溪深幾曲雲藏峽,樹老千年雪作花。 白鳥去邊回驛路,青崖缺處見人家。 遍行奇勝才經此,江上無勞羨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