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詩詞
名句
作者
合集
每日
简体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搜索
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
作者:
王弘誨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朝代:
三皇五帝
商
周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遼
宋
金
元
明
清
当代
體裁:
詩
詞
曲
賦
文
送宗伯趙公應召北上二首
[
明
]
王弘誨
文采風流玉署仙,並遊江左歲華遷。 匡時禮樂南宮藉,抗疏聲名北斗懸。 花柳欣欣迎雨露,江湖冉冉隔雲煙。 向來珠樹和鳴鶴,何日相隨五鳳邊。
旭嶺書臺
[
明
]
王弘誨
負郭崇岡此共登,東南佳勝擁觚稜。 山當旭日溪空界,人立青雲路幾層。 望氣幾年逢尹喜,傳衣何處訂盧能。 怪來瑞色銜山鶴,已報僊鳧自此昇。
送祕書王澄源奉使南還
[
明
]
王弘誨
秋風行色動官河,直省清華到處多。 知有玉魚頒寵恤,遙聞金馬唱離歌。 九仙湖滿乘槎泛,五指潮平擁傳過。 風度樓前問唐相,千秋金鑑待誰磨。
送王見齋年丈赴華亭諭
[
明
]
王弘誨
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鴻雁感離羣。 酒錢尚愧蘇司業,坐客空憐鄭廣文。 三泖夜談齋對月,九峯晴望館爲雲。 相思一寄華亭鶴,天路鳴聲取次聞。
泰山雜詠 其一 日觀峰
[
明
]
王弘誨
五夜峰前曙色浮,曈曈先出海東頭。 擬將赤手扶羲馭,早向人間照九州。
題韓醫士蘇臺畫像韓乃太史敬堂之兄
[
明
]
王弘誨
博帶褒衣振古風,翩翩意氣自江東。 清修迥出風塵外,大隱偏耽城市中。 名在任教聞女子,書傳何必對倉公。 亦知太史稱難弟,調燮誰當國手同。
送太史何錫川使襄楚二藩便道省覲
[
明
]
王弘誨
受社新恩下未央,詞臣頒冊路輝煌。 人如梅閣來何遜,地是蘭臺對楚襄。 覽勝名都供作賦,趨庭佳節會稱觴。 懸知別夢吟池草,多在春卿署裏芳。
泰山雜詠 其二 玉皇頂
[
明
]
王弘誨
縹緲丹梯入九重,玉皇於此秘靈蹤。 尋真直上朝元殿,身在蓬萊第一峰。
送太史莊梅谷使韓慶二藩
[
明
]
王弘誨
河山百二控秦京,帶礪千秋載漢盟。 宗子維城分玉葉,詞臣建節下金莖。 八閩煙樹還家夢,四塞風塵弔古情。 問道想過軒後洞,著書還續添園名。
送鄧春宇年丈尹清流
[
明
]
王弘誨
握手都門意氣真,才高豈合嘆沉淪。 黃金莫戀燕臺舊,墨綬應誇漢寵新。 花裏鳴弦千嶂色,山間飛舄萬家春。 此鄉風土休嫌薄,好作清流第一人。
泰山雜詠 其三 大夫松
[
明
]
王弘誨
二世河山已改移,五株猶冒受封時。 昂藏似愧虛名污,貽笑商巖四紫芝。
送姚檗庵孔目轉內臺都事
[
明
]
王弘誨
執法星明拱太微,幕中三佐似君稀。 向來寂寞耽仙署,此去光華動帝畿。 驛路霜威分豸繡,朝端風采侍龍衣。 清時原倚臺綱重,早樹勳名達禁闈。
送譚侍御赴謫
[
明
]
王弘誨
一封承譴有光輝,直道無嗟與世違。 抗節忤時輿論惜,孤臣薄罰聖情微。 謾同鳴馬辭天仗,終藉雲龍補袞衣。 珍重他年珠浦葉,因風還向洛城飛。
泰山雜詠 其四 桃花峪
[
明
]
王弘誨
流水晴懸碧澗霓,桃花春似武陵溪。 東方自擬隨王母,縱少漁郎路不迷。
送大司徒鬆坡畢公致政還鄉
[
明
]
王弘誨
優詔辭榮出漢宮,碧空寥落見孤鴻。 兩都八座經天地,一德三朝自始終。 客向函關佔紫氣,人於洛社想遺風。 秣陵回首含情舊,不盡東門嘆息中。
« 上一页
下一页 »
熱門作者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熱門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