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十表 · 秦楚之際月表 [] 司馬遷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洽百姓,攝行

史記 · 十表 ·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 司馬遷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魯、衛,地各四百里,親親之義,襃有德也;太公於齊,兼五侯地,尊勤勞也。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

史记 · 十表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司馬遷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余讀高祖

史記 · 十表 · 惠景間侯者年表 [] 司馬遷

太史公讀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長沙王者,着令甲,稱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國。至孝惠帝時,唯獨長沙全,禪五世,以無嗣絕,竟無過,爲籓守職,信矣。故其澤流枝庶,毋功而侯者數人。及孝

悲士不遇賦 [] 司馬遷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恆克己而復禮,懼志行之無聞。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雖有行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时悠悠而蕩蕩,將遂屈而不伸。 使公於公者,彼我同兮;私

史記 · 十表 ·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 司馬遷

太史公曰: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閩越擅伐,東甌請降。二夷交侵,當盛漢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於祖考矣。何者?自詩、書稱三代“戎狄是應,荊荼是徵”,齊桓越燕伐山戎,武靈王以區區趙服單于,秦繆用百里霸西戎,

史記 · 十表 ·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 司馬遷

索隱述贊:高祖初起,嘯命羣雄。天下未定,王我漢中。三傑既得,六奇獻功。章邯已破,蕭何築宮。周勃厚重,朱虛至忠。陳平作相,條侯總戎。丙魏立志,湯堯飾躬。天漢之後,表述非功。

史記 · 八書 · 禮書 [] 司馬遷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羣衆,豈人力也哉?餘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 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故德厚者位尊,祿重

史記 · 八書 · 樂書 [] 司馬遷

太史公曰:余每讀虞書,至於君臣相敕,維是幾安,而股肱不良,萬事墮壞,未嘗不流涕也。成王作頌,推己懲艾,悲彼家難,可不謂戰戰恐懼,善守善終哉?君子不爲約則修德,滿則棄禮,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澤而歌

史記 · 八書 · 律書 [] 司馬遷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六律爲萬事根本焉。 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敵知吉凶,聞聲效勝負”,百王不易之道也。 武王伐紂,吹律聽聲,推孟春以至於季冬,殺氣相併,而音尚宮。同聲相從,物之自

史記 · 十二本紀 · 髙祖本紀 [] 司馬遷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史記 · 八書 · 曆書 [] 司馬遷

昔自在古,歷建正作於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物乃歲具,生於東,次順四時,卒於冬分。時雞三號,卒明。撫十二節,卒於醜。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興,而順至正

史記 · 八書 · 天官書 [] 司馬遷

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宮之屬也。環之匡衛十二星,籓臣。皆曰紫宮。 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紫宮左三星曰天

史記 · 八書 · 封禪書 [] 司馬遷

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樑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傳曰:“三年不爲禮,禮必廢;三年不爲樂,樂必壞。”每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