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姦論 [] 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

六國論 []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

心術 [] 蘇洵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爲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凡

管仲論 [] 蘇洵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威公薨於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

諫論 [] 蘇洵

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於仲尼。吾以爲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論,秦帝立悟。諷固不可盡與,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顧用之之術何如耳。 然則奚術而可?曰:

名二子說 [] 蘇洵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爲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

過木櫪觀 [] 蘇洵

聞道精陽令,當時此學仙。 鍊形初似鶴,蛻質竟如蟬。 蘚上支棺石,雲生晝影莚。 舟中望山上,唯見柏森然。

涵虛閣 [] 蘇洵

幽居少塵事,瀟灑似江村。 苔蘚深三徑,衣冠盛一門。 嶺雲時聚散,湖水自清渾。 世德書芳史,傳家有令孫。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 蘇洵

十年嘗作犍爲令,四脈嘗聞憫俗詩。 共嘆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諫致戎麾。 會稽特欲榮翁子,馮翊猶將試望之。 船系河堤無幾日,南公應已慳來遲。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 蘇洵

臺省留身凡幾歲,江湖得郡喜今行。 臥聽曉鼓朝眠穩,行入淮流鄉味生。 細雨滿村蓴菜長,高風吹旆綵船獰。 到家應有壺觴勞,倚賴比鄰不畏卿。

從叔母楊氏輓詞 [] 蘇洵

老人凋喪悲宗黨,寒月淒涼葬舊林。 白髮已知鄰里暮,傷懷難儘子孫心。 幾年贈命涵幽壤,當有銘文記德音。 千里緘詞託哀恨,嗚嗚引者涕中吟。

次韻和縉叔遊仲容西園二首 [] 蘇洵

春入禁城懷舊隱,偶來芳圃似還家。 番番翠蔓纏鬆上,粲粲朱梅入竹花。 客慢空勞嚴置兕,酒多無用早成蛇。 相公猶有遺書在,欲問郎君借五車。

次韻和縉叔遊仲容西園二首 [] 蘇洵

栽鬆成徑百餘尺,隔徑開堂似兩家。 厭事共邀終日飲,渴春先賞後開花。 客來庭樹鳴寒鵲,酒入肌膚憶冷蛇。 衰病不勝杯酒處,醉歸傾倒欲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