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黃陂縣南

· 郝經
茅屋欹斜竹徑荒,稻畦殘水入方塘。 營屯未定斜陽下,雁點秋煙不著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欹斜(qī xié):傾斜不正。
  • 稻畦:稻田。
  • 殘水:殘留的水。
  • 方塘:方形的水塘。
  • 營屯:軍營。
  • 雁點:雁羣。
  • 秋煙:秋天的霧氣。
  • 不著行:不成行列。

翻譯

茅屋傾斜,竹徑荒蕪,稻田裏殘留的水流入方塘。 軍營尚未安定,夕陽已斜,雁羣在秋天的霧氣中飛翔,不成行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荒涼的鄉村景象,通過茅屋的傾斜、竹徑的荒蕪和稻田殘水的細節,傳達出一種蕭條和淒涼的氛圍。詩中「營屯未定」暗示了戰亂的背景,而「雁點秋煙不著行」則以雁羣的散亂飛翔,象徵了人們流離失所的悲慘境遇。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亂時代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