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玉堂:指富貴人家的華麗居所。
- 玉兒:此処指梅花,因其潔白如玉而得名。
- 蓬山:神話中的仙山,比喻高遠、難以觸及的地方。
- 章台柳:指唐代長安城南的章台附近的柳樹,後常用來泛指妓女或與妓女有關的情事。
- 取次:隨意、任意。
繙譯
在白玉堂深邃的夜色中,寒意逼人, 梅花如玉,伴著月光,依偎在仙山之巔。 她的高潔情操,不同於章台邊的柳枝, 不允許任何人隨意攀折。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梅花在白玉堂深邃夜色中的高潔形象,表達了對其高潔情操的贊美。詩中,“白玉堂”與“玉兒”相映成趣,凸顯了梅花的潔白與高貴。而“章台柳”的對比,則進一步強調了梅花不同於凡俗的品格。末句“也許馀人取次攀”,以否定的語氣,表達了梅花不容褻凟的尊嚴。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充分展現了梅花的高潔與詩人的情感。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正月十六日夜雪 》 —— [ 元 ] 段克己
- 《 江城子 塵事鞅掌每與願違緬懷山林蕭散之趣 》 —— [ 元 ] 段克己
- 《 蝶戀花 · 壽衛生襲之 》 —— [ 元 ] 段克己
- 《 癸卯春二月有五日衛生襲之誕日也座中生捧卮酒乞言因用景純壽日詩韻以答盛意兼謝不敏 》 —— [ 元 ] 段克己
- 《 蝶戀花 壽山人湛然李生 》 —— [ 元 ] 段克己
- 《 最高樓壽衛生行之並序 》 —— [ 元 ] 段克己
- 《 梅花十吟憶 》 —— [ 元 ] 段克己
- 《 壽寇興祖 》 —— [ 元 ] 段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