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紀行詩同呂仲實宿城外早行
居庸古關塞,老我今見之。
天險限南北,亂石如城陴。
朝光映蒼翠,徵袖涼颸颸。
澗谷四十里,崖巒爭獻奇。
禽鳥鳴相和,草木蔚華滋。
佛爐架巖上,疏泉匯清池。
民居亦棋佈,機磑臨山陲。
清幽入行李,緩策遂忘疲。
黃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
從官多名儒,山石遍題詩。
伊餘備史屬,斐然愧文辭。
矧茲中興運,歌誦職所宜。
皇靈符厚德,豈曰恃險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庸:古地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是古代的軍事要塞。
- 城陴(pí):城牆的垛口。
- 颸颸(sī):涼風。
- 黔黎:指百姓。
- 斐然:形容文采華美。
- 矧茲(shěn zī):何況這。
- 險巇(xī):艱險崎嶇。
翻譯
居庸是古代的關塞,如今我終於親眼見到它。天險分隔南北,亂石如同城牆的垛口。早晨的陽光映照着蒼翠的山色,征途上的涼風拂過衣袖。澗谷長達四十里,崖巒爭相展現它們的奇美。禽鳥的鳴叫相互和諧,草木茂盛充滿生機。佛寺建在山岩上,泉水匯聚成清澈的池塘。民居也像棋子一樣分佈,水磨臨靠在山邊。清幽的景色伴隨着行旅,我緩緩策馬,竟忘記了疲勞。皇帝每年都會來此,深厚的仁德滋養着百姓。隨行的官員中有很多名儒,山石上遍佈着他們的題詩。我作爲史官,文采華美卻感到慚愧。何況這中興的時運,歌頌是職責所在。皇家的靈德與厚德相符,豈能只依賴天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行經居庸關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古關塞的雄偉與自然的和諧。詩中「天險限南北,亂石如城陴」凸顯了居庸關的地理重要性,而「朝光映蒼翠,徵袖涼颸颸」則傳達了清晨的寧靜與涼爽。後文通過對山川、禽鳥、草木的描繪,以及對人文景觀的敘述,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國家安寧、文化繁榮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也體現了其深厚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