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山二首

· 徐舫
曉上桐君宿霧收,嵐光蒼翠恣夷猶。 丹爐祕訣歸仙子,清景吟懷屬士流。 七裏灘橫孤棹影,立山鐘響五更頭。 古來瀟灑稱名郡,莫把繁華數汴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桐君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位於作者所在地區。
  • 嵐光:山中的霧氣。
  • 恣夷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丹爐祕訣:煉丹的祕密方法,這裏指道家的修煉之術。
  • 仙子:指道家修煉成仙的人。
  • 清景:清新的景色。
  • 士流:指文人墨客。
  • 七里灘:地名,可能是一條河流的名稱。
  • 孤棹影:孤舟的影子。
  • 立山鐘響:山中的鐘聲響起。
  • 五更頭: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五更頭即天快亮的時候。
  • 名郡:有名的郡縣。
  • 繁華:繁榮熱鬧的景象。
  • 汴州:古地名,今河南省開封市,曾是北宋的都城,非常繁華。

翻譯

清晨登上桐君山,夜間的霧氣已經散去,山中的霧氣和蒼翠的景色讓人感到自由自在。煉丹的祕密方法已經歸於仙人,清新的景色則屬於那些吟詩作賦的文人。七里灘上,孤舟的影子橫在水面,立山的鐘聲在五更時分響起。自古以來,這裏就被稱爲風景秀麗的地方,無需與繁華的汴州相比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清晨登上桐君山的所見所感。詩中,「曉上桐君宿霧收」一句,既點明瞭時間,又描繪了山中的清新景象。隨後的「嵐光蒼翠恣夷猶」則進一步以山中的霧氣和蒼翠的景色來表達作者的自由心境。詩中還提到了煉丹的仙子和吟詩的文人,以及孤舟和山鍾,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超脫塵世的山水畫卷。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桐君山自然美景的讚美,認爲其無需與繁華的汴州相比,自有其獨特的魅力。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世俗繁華的超然態度。

徐舫

元明間浙江桐廬人,字方舟,自號滄江散人。幼輕俠,好擊劍、走馬、蹴鞠,工詩。元行省參政蘇天爵將薦之,避去。後劉基受朱元璋徵,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見,酌酒賦詩而別。築室江邊,終老其間。有《瑤林》、《滄江》二集。 ► 15篇诗文

徐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