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臺

· 徐舫
子陵何爲隱,漢爵不肯受。 天子下皆臣,獨稱天子友。 平生一羊裘,甘作煙波叟。 迨今雙臺石,高風清宇宙。 夫何釣者徒,千古祠弗朽。 烈烈雲臺功,丹青今在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陵:嚴光,字子陵,東漢隱士。
  • 漢爵:漢朝的官爵。
  • 天子友:天子的朋友。
  • 羊裘:羊皮襖,指簡樸的生活。
  • 煙波叟:指隱居江湖的人。
  • 迨今:至今。
  • 雙臺石:指釣臺,嚴光隱居垂釣的地方。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烈烈:顯赫。
  • 雲臺功:指雲臺二十八將,東漢初年協助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的二十八位功臣。
  • 丹青:繪畫,此處指畫像。

翻譯

子陵爲何選擇隱居,不願接受漢朝的官爵。 天下的臣子都臣服於天子,唯獨他被稱爲天子的朋友。 一生只穿一件羊皮襖,甘願做江湖中的隱士。 至今,那雙臺石依然矗立,他高尚的風範清揚於宇宙間。 爲何一個釣魚的人,他的祠堂能千古不朽? 那些顯赫的雲臺功臣,他們的畫像如今還在嗎?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東漢隱士嚴光的高潔品格和獨立精神。詩中,「子陵何爲隱,漢爵不肯受」直接點明瞭嚴光拒絕權貴、選擇隱居的態度。通過「天子下皆臣,獨稱天子友」的對比,凸顯了嚴光與衆不同的地位和品格。後文以「羊裘」、「煙波叟」等意象,描繪了嚴光簡樸而自由的生活。結尾的「烈烈雲臺功,丹青今在否?」則通過對比雲臺功臣與嚴光的命運,進一步強調了嚴光精神的永恆價值。

徐舫

元明間浙江桐廬人,字方舟,自號滄江散人。幼輕俠,好擊劍、走馬、蹴鞠,工詩。元行省參政蘇天爵將薦之,避去。後劉基受朱元璋徵,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見,酌酒賦詩而別。築室江邊,終老其間。有《瑤林》、《滄江》二集。 ► 15篇诗文

徐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