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陽夜聞笛聲有感而作
亂雲低薄暮,微雨洗清秋。涼蟾乍飛破鏡,倒影入南樓。水面金波灩灩,簾外玉繩低轉,河漢截天流。桂子墮無跡,爽氣襲徵裘。
廣寒宮,在何處,可神遊。一聲羌管誰弄,吹徹古梁州。月自於人無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壯志久寥落,不寐數更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涼蟾(chán):指秋月,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 金波:指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樣子。
- 玉繩:星名,常泛指羣星。
- 河漢:銀河。
- 桂子:指傳說中月宮的桂樹。
- 爽氣:清新的空氣。
- 徵裘:旅途中的衣裳。
- 廣寒宮:傳說中月宮的名稱。
- 羌管:古代羌族的一種管樂器。
- 梁州:古代地名,這裏指樂曲《梁州》。
- 寥落:稀少,冷落。
- 更籌:古代夜間報更用的計時竹籤,也借指時間。
翻譯
亂雲低垂,暮色漸濃,微雨洗淨了清秋的天空。秋月破雲而出,如破鏡般明亮,倒映在南樓的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金色的波紋閃爍,簾外的星辰低垂,銀河橫貫天際。月宮中的桂子似乎已無蹤跡,清新的空氣穿透了旅途的衣裳。
廣寒宮在哪裏,是否可以神遊其中。一聲羌笛響起,吹奏着古老的《梁州》曲調。月亮對人們並無特別之意,人們卻在月光的照耀下漸漸老去,古今如此,歲月悠悠。壯志已久未實現,夜不能寐,數着更籌,感受時間的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亂雲、微雨、秋月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寧靜的氛圍。詩中「涼蟾乍飛破鏡」形象地描繪了月亮的出現,而「金波灩灩」則生動地表現了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後文通過羌管的吹奏,引出了對時光流逝和壯志未酬的感慨,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歲月匆匆的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滿江紅 · 清明與諸生登西磑柏岡 》 —— [ 元 ] 段克己
- 《 鷓鴣天 其一 青陽峽對酒 》 —— [ 元 ] 段克己
- 《 楊生彥衡袖初夏三數詩過餘徵和雖勉強應命格韻枯槁深慚見知 》 —— [ 元 ] 段克己
- 《 最高樓壽衛生行之並序 》 —— [ 元 ] 段克己
- 《 花木八詠海棠風 》 —— [ 元 ] 段克己
- 《 楊生彥衡袖初夏三數詩過餘徵和雖勉強應命格韻枯槁深慚見知 》 —— [ 元 ] 段克己
- 《 仲堅見和複用韻以答 》 —— [ 元 ] 段克己
- 《 水調歌頭 · 迎送神二詞爲劉潤之賦 》 —— [ 元 ] 段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