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靈興避暑
書窗候曙色,紙白朝復朝。
自聞雨聲斷,不厭日氣歊。
一襟夏籟爽,萬慮春冰消。
空中九畹香,飄下襲桂椒。
夜堂月影清,劇談神境超。
曉轡露蹄溼,前瞻天宇昭。
靈峯存舊跡,方士構新寮。
共尋幽棲勝,未計歸程遙。
忽悟種植理,嘉禾生柔苗。
回眸睇仙娥,示以髧髧髫。
叩頭禮阿母,賜以婉婉嬌。
黍炊邯鄲枕,樹響箕山瓢。
食已問前路,徵人趁良宵。
此時別緒惡,風纛寸心搖。
明晨喜機動,霞暈雙臉潮。
夢雲蘭茁芽,驚見梓附橋。
先期合桐君,爲子歌椒聊。
登閣望芙蓉,麻煙起蒸窯。
懸知及問子,笑語谷口囂。
親歡怡怡奉,客話款款邀。
廣廈足清美,高田尚枯焦。
萃翁納溝愧,長願陰陽調。
彼哉隔幻膜,豢養祗自驕。
誰憐作苦者,塵甑午腹枵。
道眼洞一視,仁聲徹層霄。
脫除小窠臼,蛻殼非蟬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歊(xiāo):熱氣上升。
- 九畹(wǎn):古代稱三十畝爲一畹,九畹指大片土地,此處比喻香氣瀰漫。
- 桂椒(jiāo):桂樹和花椒樹,常用於香料。
- 劇談:熱烈交談。
- 曉轡(pèi):早晨的馬繮。
- 靈峯:指仙山。
- 方士:古代指修煉仙術的人。
- 幽棲:隱居。
- 嘉禾:好莊稼。
- 髧髧(dàn)髫(tiáo):形容頭髮下垂的樣子。
- 阿母:古代對母親的稱呼。
- 黍炊(chúi):用黍米做飯。
- 箕山瓢(piáo):傳說中隱士箕子使用的瓢。
- 徵人:出征的士兵。
- 風纛(dào):古代軍隊中用的大旗。
- 霞暈(yùn):朝霞或晚霞的光暈。
- 夢雲:夢中雲彩。
- 梓附橋:梓樹旁的橋。
- 桐君:傳說中的仙人。
- 椒聊(liáo):花椒的果實。
- 麻煙:麻繩燃燒的煙。
- 谷口囂(xiāo):山谷口的喧囂。
- 親歡:家人的歡樂。
- 客話:客人的話語。
- 廣廈:大房子。
- 高田:高地上的田。
- 納溝:指田地裏的水溝。
- 陰陽調:陰陽和諧。
- 幻膜:虛幻的薄膜。
- 塵甑(zèng):積滿灰塵的蒸飯器。
- 午腹枵(xiāo):中午空腹。
- 道眼:道家的眼光。
- 仁聲:仁慈的聲音。
- 小窠臼(kē jiù):小坑,比喻狹小的境界。
- 蟬蜩(chán tiáo):蟬。
翻譯
書窗等待天明,紙白朝朝復朝朝。 自聽雨聲停,不厭日氣熱。 一襟夏風爽,萬慮春冰消。 空中九畹香,飄下襲桂椒。 夜堂月影清,熱烈交談神境超。 曉轡露蹄溼,前瞻天宇昭。 靈峯存舊跡,方士建新寮。 共尋幽棲勝,未計歸程遙。 忽悟種植理,嘉禾生柔苗。 回眸看仙娥,示以髧髧髫。 叩頭禮阿母,賜以婉婉嬌。 黍炊邯鄲枕,樹響箕山瓢。 食已問前路,徵人趁良宵。 此時別緒惡,風纛寸心搖。 明晨喜機動,霞暈雙臉潮。 夢雲蘭茁芽,驚見梓附橋。 先期合桐君,爲子歌椒聊。 登閣望芙蓉,麻煙起蒸窯。 懸知及問子,笑語谷口囂。 親歡怡怡奉,客話款款邀。 廣廈足清美,高田尚枯焦。 萃翁納溝愧,長願陰陽調。 彼哉隔幻膜,豢養祗自驕。 誰憐作苦者,塵甑午腹枵。 道眼洞一視,仁聲徹層霄。 脫除小窠臼,蛻殼非蟬蜩。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書窗前的靜謐等待、夏日的清爽與香氣的瀰漫,以及夜晚的清談與清晨的離別。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諧生活的渴望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