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六日監中習儀即景書懷

· 宋褧
椒觴獻歲暖如蒸,收燈前後不復晴。 風色料峭雪欲落,雲陰晃漾日半明。 四郊未有花柳意,六館但聞弦誦聲。 城南三月牡丹發,莫遣白頭愁裏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椒觴(jiāo shāng):椒酒,古代一種用花椒浸泡的酒,常用於節日或慶典。
  • 獻嵗:迎接新年。
  • 料峭(liào qiào):形容春天的寒意。
  • 六館:指國子監的六個學館。
  • 弦誦:指讀書聲,弦指琴弦,誦指讀書。

繙譯

椒酒迎接新年,溫煖如蒸,收燈節前後天空不再放晴。 風帶著春寒,雪似乎即將落下,雲層中陽光時隱時現。 四郊還未見花柳的生機,六館中卻傳來陣陣讀書聲。 城南三月,牡丹即將盛開,不要讓白發的憂愁在心中滋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正月二十六日監中習儀時的即景感受。詩中,“椒觴獻嵗”與“收燈前後”點明了時節,而“風色料峭雪欲落”則生動地表現了初春的寒意。後兩句通過對比四郊的靜寂與六館的讀書聲,突出了學子的勤奮。結尾以牡丹即將盛開,暗示春天的到來,同時勸慰自己不要因年老而生憂愁,表達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的期待。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