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張侯至大二年奉御香禱旱歷山舜祠雨應是年十二月也

· 宋褧
武皇齋祓禱重瞳,近侍含香解蘊隆。 濼水氣通雲漠漠,繡江波合雨濛濛。 螟蝗不待逢深雪,牧守惟知問太空。 自古精誠多感格,誰雲野語出齊東。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武皇:指漢武帝,這裏借指元朝皇帝。
  • 齋祓:指皇帝齋戒沐浴,以示虔誠。
  • :祈禱。
  • 重瞳:傳說中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這裏指舜。
  • 近侍:皇帝身邊的侍從。
  • 含香:指侍從口中含着香料,以示尊敬。
  • 解蘊隆:解除旱情。
  • 濼水:指濼水河,在今山東省濟南市。
  • 雲漠漠:雲霧密佈的樣子。
  • 繡江:指繡江河,在今山東省濟南市。
  • 雨濛濛:細雨綿綿的樣子。
  • 螟蝗:害蟲。
  • 牧守:地方長官。
  • 問太空:指向天祈禱。
  • 感格:感應。
  • 野語:民間傳說。
  • 齊東:指山東省東部,這裏指濟南一帶。

翻譯

元朝皇帝齋戒沐浴,虔誠地向舜祈禱解除旱情,近侍們口中含着香料,以示尊敬。濼水河的氣息通向雲霧密佈的天空,繡江河的水波與綿綿細雨交織。害蟲不必等到深雪覆蓋就會消失,地方長官只需向天祈禱。自古以來,精誠所至,金石爲開,誰說民間傳說是無稽之談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皇帝爲解除旱情而向舜祈禱的場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祈禱後的雨潤大地,害蟲消失的景象。詩中「武皇齋祓禱重瞳」一句,既體現了皇帝的虔誠,又暗含了對舜的尊敬。後文通過對濼水、繡江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變化來象徵祈禱的效果。結尾處,詩人通過反問,強調了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民間傳說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有其深刻的道理。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